打通零售后,郭忠良终于完成了迁西板栗的全产业链闭环,产地到全国,批发到零售,线下到线上,家乡的板栗再也没有了障碍。
“零售做起来后,我对其它环节也更有底气了,因为零售能起到兜底作用。只要有可能滞销,做一点让利给消费者,很快就能卖掉,这些回头客还会沉淀到店铺上。”
郭忠良的板栗之所以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因为合作社在挑选上就严把质量关。“生鲜板栗从产地发货时要挑选一轮,到分省仓库再打包时还要再挑选一轮;冰栗一定是选择迁西县或青龙县最大颗的,并将新摘下的板栗冷藏两个月,甜度达到最高时做成。”
挑剩下来的板栗也不会浪费,做成板栗粉或者卖给宠物店,合作社还能有可观的利润。
除了零售,合作社的板栗团购业务也做得有模有样。
如今,又到了新鲜栗子上市时节,借助拼多多发起的“寻鲜中国-多多好农货”项目,郭忠良抓住平台上的尝鲜直播、专区推介、地标宣传等方式,通过“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精准满足全国消费者的消费分层需求。
而在近日启动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中,郭忠良的店铺也成功入选到“多多丰收馆”——这是今年金秋消费季活动中,拼多多作为承办单位中唯一的电商平台,所大力推广的助农惠农活动。迁西板栗正在搭乘电商快车,直连数亿消费者,实现规模化上行。
▲拼多多“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主会场,搜索“丰收节”可直达。
作为拼多多迁西板栗的品质头部商家,加入线上销售时间仅3年,在产地、供应链优势的加持下,郭忠良的主站业务与买菜业务双管齐下,已然是风生水起。
目前,郭忠良的拼多多店铺淡季日均600单起,多多买菜的日销量达6000-8000单。整个新安板栗合作社一个月出货量约有400多吨。即便农产品利润率不高,合作社每年也能有三百多万的净利润。
带动就业、产业升级,电商如何盘活一个县?
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往往有着强大的外溢效应。新安板栗合作社已在整个迁西板栗的合作社里排位前十。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近200户,其中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家庭组占整个社员的1/3,每天的收购量占100吨以上,合作社社内日常作业的工人近30人,上市季近百人。
合作社种板栗的农户,有不少也是仓库的兼职分拣、打包人员。郭忠良介绍,这些农户的工作时间自由,家里有事可以调整时间,一个月出勤20-25天,就能拿到3000-4000元的工资,全职员工有7000-1万元的收入。
“这边的农村妇女来合作社兼职,很轻松,不耽误农活和家庭,还能赚到两份收入。”郭忠良说。
不止妇女,即便是青壮年,也受益于村里有这样的工作岗位。
合作社社员杨建朝,人到中年,老婆身体不好,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靠他赚钱过活。外出务工收入高一点,但家庭没兼顾,他始终放心不下,所以常年在村里做一些农活。好在,农忙时,他自己种栗子,采摘栗子,卖给合作社,不忙时,他就在合作社里加工、筛选板栗,是合作社的主力员工,一年来也能收入十来万,家庭事业两头得以兼顾。
▲合作社社员杨建朝在搬运板栗。杨力|摄
由此,这个脆弱的家庭才不至于风雨飘摇,一家人过上了天黑有灯、下雨有伞的温馨日子。
手里有活,心中不慌。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迁西县,都因为合作社打开的局面,被盘活了。
如今,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4000万株,常年产量3.5万吨,板栗产业已成为迁西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这两年,县里旅游经济也发展起来了,龙井关漂流成了新的旅游项目。板栗和人文旅游结合起来,“我们开发了板栗树的认养活动,认养之后可以自己来经营,也可以委托给原户主经营,板栗成熟后可以免费寄到客户家里,对认养板栗树的客户,我们还赠漂流景区大礼包。”迁西县汉儿庄镇党委副书记罗超文说。
如今的迁西县,初步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采摘、旅游、农家乐为一体的产业链,不仅能让农业产能增效、农民创业增收,村庄经济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郭忠良和他带领下的合作社,只是成百上千迁西板栗商家中的一个缩影。更多商家和农户,在拼多多等电商的助力下,默默地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迁西板栗产业升级出一份力。
脚下有泥,身上有光,这些中国农人扎根大地的踏实,积极拥抱新技术的热情,一点一滴推动着中国农业通往更辽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