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向世界传递了三个不祥的信号

2022-10-09 09:12:19 作者: 克里米亚大桥

按照多国专家的分析,这样的深海攻击行为,不是一般恐怖主义组织能做到的,肯定是国家主体行为。

攻击的对象,这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啊。以至于欧盟都很愤怒,明确表态:这种故意破坏不可接受的,将导致欧盟的“最强烈反应”。

底线在哪里?

越来越没有底线。

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还有核电站的炮火。

核电站是什么地方?但我们无奈地看到,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扎波罗热核电站不断传来炮火,俄罗斯指责是乌克兰干的,乌克兰反击是俄罗斯贼喊捉贼。

全世界看得目瞪口呆,以至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警告,如果这样的冲突继续,扎波罗热核电站有成为“新切尔诺贝利”的危险。

这场冲突,一个感觉,从一开始就没有底线,到现在底线正全面失守。

什么契约精神?什么艺术无国界、科学无国界?什么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反正,西方杀红了眼,什么都能封杀,俄罗斯人可以封杀,俄罗斯猫猫狗狗也不例外。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普京更不是善茬,充分发挥石油天然气等武器的效用,让人们看到,原来西方的底线,其实有时就是虚线;所谓红线,洗洗也会掉色的……

更别提那么多倒在血泊中的人们,他们很多都是平民,是老人妇女儿童……

信号三,对超级工程的警讯。

过去几十年,虽然也有战争和动荡,但全球化快速推进,毫无疑问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几十年。

一系列超级工程,改变了地球的样貌,也展现了人类的智慧。

但现在,北溪管道可以攻击,克里米亚大桥可以攻击,而且,有些攻击行为,不再是恐怖组织,而是国家主体。

在北溪管道被攻击后,我曾说过:如果这样没有节制,那世界上所有超级工程,都不会再有安全感。今天可以攻击北溪管道,那英法隧道呢?那各种大桥呢?那核电站呢?

人类一旦失去了敬畏,这个世界,哪一个地方能有安全感?哪一项超级工程不得不做最坏的考虑?

或许,是我们有一种错觉,认为战争是“文明的战争”,攻击方只攻击军事目标,不至于滥杀无辜,哪知道一旦杀红眼,什么国际道义?什么军事目标?所有目标都在攻击范围。

尤其是那些显眼的基础设施,更成为对方攻击的首选。

如果这样的意识成为一种共识,如果这种反人类的行为得到默许,那所有国家的超级工程,都必须作最坏的考虑,那意味着造价的急遽攀升,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

对人类来说,这真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当然,这些完全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讲信号,还是有不少的。

前面说了,暴露了一些人的双标,你攻击我是恐怖主义,我攻击你就是替天行道;敌人干的是大逆不道,朋友干的就保持沉默。

也暴露出俄罗斯防卫的拉胯。要知道,此前为证明克里米亚大桥固若金汤,俄方曾吹嘘,大桥有20道防线,包括海里的蛙人和海豚。

哪知道,铜墙铁壁,最后被证明到处都是漏洞,这或许也是战场局势逆转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简单的抢修,克里米亚方面宣布,大桥已恢复通车,但重型卡车必须走轮渡。考虑到大桥被炸,一侧路面已坍塌入海。通车应该也是象征性的,而且最多是一半车道,全面通车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