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辽宁沈阳市民在雪中出行。 图/中新图片网
不过,肖潺也指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外强迫因子之一,我国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子的影响,同时大气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气象局将加强研判,10月后期提供更加细致的预测意见等。
郑飞认为,在拉尼娜事件与暖北冰洋协同影响下,今年冬季,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容易持续偏强,易出现阶段性低温和极寒事件。当前,基于前期北极海温偏暖的现状和未来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预判今冬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气温略偏低,可能会受阶段性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阶段性低温,且极端寒潮爆发的可能性大;南方部分地区则存在出现低温、冰冻、雨雪等灾害的可能性,需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特聘教授罗京佳在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也称,针对东亚地区来讲,在拉尼娜事件影响下的冬天,会偏冷一些。不过,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增加,偏冷的程度跟以前拉尼娜事件相比,可能都不那么明显,可能不会造成非常严寒的冬天,但是它的降温可能会通过像寒潮现象的发生来体现。“所以,今年冬天寒潮可能发生的次数、强度等,都要特别关注。”
专家:极端冷事件有增强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北半球各地出现了罕见的高温热浪天气。我国大部分地区也被高温笼罩,多地持续出现40℃以上高温。全球变暖,为何还会有强寒潮?
多个专家表示,强寒潮与全球变暖并不矛盾。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更加不稳定,夏季暴雨、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冬季的极端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例如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我国接连遭受极端寒潮的影响,出现大面积降温,多地出现了极端低温。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频率的统计上看,近20年来,我国冬季寒潮天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时空差异很大。空间上,寒潮天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南方,但北方尤其东北地区寒潮日数并未减少。时间上,冬季前半段强寒潮的频次较多,寒潮减少主要集中在冬季后半段(2月)。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东部冬季最冷期,即每年最强寒潮事件的平均最低气温比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更低,也就是说,强寒潮事件有增强趋势。
赵亮进一步分析,我国冷事件的变化特征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极地系统的重要改变有密切关系。其中,冬季北极变暖与中纬度大陆变冷——也就是暖北极-冷大陆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型态。这一现象与中纬度包括我国的极端冷事件爆发有重要联系,尤其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强降温事件。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的持续,冬季北半球发生极寒(寒潮)事件貌似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所姚遥副研究员则表示,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暖,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层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以北半球来说,冬季极涡会更容易变得不稳定,在有利的大气环流系统的引导下,冷空气会更加容易和频繁地突破西风急流屏障,从而输送至中低纬度地区,引起极寒(寒潮)天气。
对于极端冷事件的预警工作,郑飞强调,应加强中短期天气预报和两周以上的气候趋势预测,提高对冰冻雨雪灾害的防范和预警。同时,农业和畜牧业、能源和交通行业需要密切关注冰冻雨雪灾害的预警,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