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代表姜丽娟亮相“党代表通道”:从下姜到大下姜,从梦开始到梦想成真

2022-10-16 09:17:14 作者: 浙江代表姜丽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首席记者 鲍亚飞

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首场采访活动中,我们见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丽娟。


下姜,不只是梦开始的地方,更是梦想成真的地方。

曾经的下姜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村苦路远还污水横流,附近村的村民一提下姜,直摇头。

如今的下姜村,变成了“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下姜”,探索走出了一条“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从下姜村到“大下姜”联合体

下姜村,在淳安县枫树岭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也是历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

2003年4月23日,总书记首次到淳安调研指导。从那时起,总书记对下姜念兹在兹、牵挂在心,“七到淳安、四到下姜、五次回信”,对淳安和下姜发展作出了“要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发扬先富帮后富精神,带动周边走共同富裕之路”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近20年来,淳安县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饮水思源、感恩奋进,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进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优势聚合,以“下姜之变”驱动“大下姜之变”,以全县域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推动淳安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有一组数据,可以反映下姜的变化——2021年,下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高出11712元,较2002年增长20.8倍,年均增速达17.6%;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较2012年翻了近三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2012年增长超4倍。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增长到97%,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下姜富了,但一村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如何实现从一个村脱贫致富,到辐射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

答案就是“跳出下姜、发展下姜,周边要融入下姜、共享发展”。

2019年6月,淳安县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以下姜村示范引领,创新组建涵盖枫树岭镇全域18个行政村和大墅镇7个行政村、区域面积350平方公里、2.5万人口、1477名党员的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并成立联合体大党委,实现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党建联盟、兵团作战”转变。

大下姜三年成绩斐然。2021年大下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20元、追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0元,是2019年的1.38倍,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下姜25个村全部提前实现消薄目标。

大下姜联合体模式,还获评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和中组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

“大下姜之变”背后的“大联合之策”

大下姜之变,背后有“大联合之策”在驱动。

以“党建联盟”推动体制机制活起来,以“平台联建”推动要素资源统起来,以“品牌联培”推动产业振兴强起来,以“共富联创”推动分配格局优起来,以“服务联抓”推动生活品质好起来,以“数智联通”推动治理效能提起来,以“人才联育”推动智力资源强起来,以“文化联谊”推动精神生活富起来,以“干群联心”推动奋斗干劲聚起来——可以说,没有大联合,就没有大下姜的蝶变。


这些年来,淳安县在推进大下姜发展中注重发挥党建统领作用,联合体党委主要负责人说:“大党委成立后,建立了涵盖跨部门、跨乡镇的联席机制,形成了上下齐管、统筹协商、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一改过去各自为政的情况。凡是涉及到大下美的事,大家都商量着干、统筹起来干,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比如,大下姜周边4个乡镇原本打算各建一个水厂,后来通过联合体党委统等,建成了大下姜“共享水厂”,避免了重复投资,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步解决了4个乡镇31个行政村的饮水问题。

树立“一盘棋”思想,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整合配置资源。比如,大下姜“共享酒厂”将周边7个村分散的高梁种植、酿造资源聚集起来,共建1600亩红高粱基地,统一种植规范、酿酒工艺、销售渠道,带动各村集体年增收近100万元,每年累计发放工资70余万元,“过去村民两眼一摸黑,赚不到钱,现在年纪大的种高粱、年纪轻的进酒厂,大家都有事做、有钱赚”。

在整合资源中,共同打造“大下姜”区域品牌,统筹布局农林、培训、旅游、文创四大产业,统一教育培训课程、乡村旅游服务、农特产品生产等标准。大下姜振兴发展公司负责人说:“这几年,我们大力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下姜山货的名气和人气一下子提了起来,飞进了大都市、也飞进了省府大院。”一名农业大户高兴地说:“大下姜为我们农民打开了外销的窗口。以前是自己找门路销售农产品,卖不掉的只能白白烂在仓库里,现在只要东西好就不愁卖,一家人每年做笋干就能赚到4-5万,做地瓜干也能赚个3-4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