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严格按照兵书,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最后输了?

2020-09-22 20:36:08 作者: 马谡严格按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是用上了很好的战略,先是让赵云吸引曹魏的主力,自己带兵进攻陇右,眼看就要彻底吃下陇右,增加蜀汉的国力了,这个时候曹魏的援军也来了。而为了达到阻挡曹军的目的,诸葛亮派出了马谡驻守街亭,结果马谡无能,街亭快速丢失,导致诸葛亮功败垂成,遗憾退军!

那么,我们倒是很好奇了,马谡严格按照兵书,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最后还是输了呢?

诸葛亮的战略

诸葛亮十分聪明,他深知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他是尽量避免和曹军主力决战的,因为蜀汉就这么点种子,他输不起。于是他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先吃掉陇右,然后一口一口的蚕食曹魏,应该说他的这个战略是非常机智成功的。当时诸葛亮的战略目的事实上已经达到了,他需要的只是时间,等他彻底消化了陇右,曹军将无计可施。当然了,曹魏也是深知这一点的,于是司马懿带兵快速扑来,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选择了让马谡去守住街亭。

其实以魏蜀两国的国力、军力对比的话,街亭是根本守不住的,只要魏军不想丢失陇右,拼命攻打,最终都能攻下街亭,。双方的实力完全是不在一个等级上。而诸葛亮其实也是深知这一点的,但是他不怕,因为只要在街亭多拖延魏军几天,等到他安定了陇右三郡,他便可以亲率大军前来解围,到时候魏军只能撤退。

所以,其实诸葛亮真正的目的是要马谡拖延住魏军,使得曹魏大军不能快速占领这里。然而,马谡却并没有体会到诸葛亮的用心,这是马谡大的战略失误。接着,我们再来看看,马谡具体的用兵失误在哪里,为何按照兵书行事,却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一、骄兵必败

马谡为人骄傲,在此战中,本应在大路筑城安寨,抵挡曹军,他却选择了将主力放在山上。而在王平提醒他小心水源时,他却认为山上有利于俯冲,就算水源断绝,也可以逼迫蜀军置之死地而后生。

演义原文: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看看马谡的说法,多么的骄傲,多么的荒谬!他想学韩信的背水一战,却没想到,人家韩信知道对手无谋,而自己的手下又是乌合之众,不那么逼一下根本发挥不出战力!而现在马谡面对的对手是谁呢?司马懿张郃,连刘备曹操都要夸赞的名将!形势不一样了,怎么可以按书照搬呢?

二、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想要彻底击败魏军

诸葛亮的命令是守住街亭,拖住时间,等到诸葛亮处理好那边的事务后,可以前来增援。然而马谡却想一战功成,直接击败魏军。他想占据高山,魏军来强攻,他有地利之便。实际上,如果剧情真的按照马谡的设想,魏军采取强攻策略的话,说不定马谡还真能击败魏军。马谡一战成名,而魏军将会死伤惨重。可惜的是魏军统帅并非常人,并不按照马谡的设想去走,只需要断绝马谡的水源,蜀军将不战自溃。

三、形势不同

书中记载的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前提是敌军前来强攻,自己迫于无奈之下才选择的这种方式。而当时马谡面对的形势却完全不同,如果他安营扎寨在大路当口,魏军为了通过,必须得选择一战。然而马谡把大军放在了山上,在大路上守卫不足,而曹军众多,完全可以派一部分军队切断山中水源,包围山中士兵,不做主动进攻。

另一方面派人继续从大路通行即可。敌人不强攻,“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说法就完全不成立,剩下的就只会是弹尽粮绝。假如当初赵军不强攻韩信,你以为韩信的背水一战还能成功?只不过还是一盘散沙而已!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马谡其实在街亭之战中犯了好几个致命的错误。而他之所以严格按照兵书操作,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是被打的惨败,主要原因就是当前的形势不同了,面对的对手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