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河南小城,何以成为“钻石之都”

2022-10-16 09:22:39 作者: 这个河南小城

“某种意义上,三磨所实际上和当地产业共享了科研成果,因为人才通过跳槽等方式外溢,带来技术外溢,最终的结果是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集群。”他说。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掌握金刚石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冯金章创立邵园金刚石厂,培育了一批金刚石加工的技术人员,其中就包括柘城企业力量钻石创始人邵增明之父邵大勇等人。

除此之外,柘城培育钻石的发展,与当地的顶层规划密不可分。

早在2009年,柘城就开始兴建金刚石产业园,一直到今年1月,柘城金刚石产业园二期开工,柘城的金刚石产业园还在扩建中。

相关数据显示,河南近八成培育钻石相关企业成立于2015年及以后。此后,当地政府一直在力图针对金刚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行招商引资。

比如2018年,柘城相关领导带队赴安徽亳州考察。2019年7月,相关领导再次会见亳州隆兴金刚石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彼时双方已经达成投资意向。

而作为高度依靠技术的行业,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必不可少。

根据柘城官方信息,柘城与河南省内的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省外的中南大学、吉林大学,以及郑州三磨所等几十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

而近年来被业界广为推崇的产业基金,在柘城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作用。

2017年11月,当地国资控制的商丘发投集团、柘城发投集团与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关于共同设立商丘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框架协议》,协议设立了商丘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管理基金规模达50亿元,首期规模不低于15亿元。

据了解,该基金投资的主要区域为柘城县,主要用于对柘城新材料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金融支持。

柘城珠宝级培育钻石产业,也就此搭上工业金刚石产业发展的顺风车,在行业内脱颖而出。

未来——潜力与压力同行

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在人造金刚石行业,不论是用于珠宝的培育钻石,还是工业金刚石,前景都较为乐观。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柘城当地大颗粒培育钻石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浙商证券预计,至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销售额渗透率达16%,美国作为主要消费国渗透率将达23%,2022~2025年培育钻石的复合增速将达到35%。咨询公司贝恩也预计,2025年中国培育钻石渗透率将达到13.8%。

此外,国际知名珠宝商对培育钻石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卡地亚(Cartier)、梵克雅宝(VanCleef&Arpels)等珠宝品牌所属的历峰集团(Richemont)就承诺,到2025年将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达到100%。

但柘城的人造金刚石产业并非没有隐忧。

从价格方面来看,近两年培育钻石的零售价和批发价处于快速下降区间。2016年,培育钻石的零售价还是天然钻石的80%,到2018年,培育钻石的零售价仅为天然钻石的一半,而批发价更是低至天然钻石的20%。

根据Rapaport报价体系观测钻石报价,2021年上半年,培育钻石价格是同等规格天然钻石价格的15%左右,但到2021年下半年,该价格已下跌到12%左右,到今年已经下跌至10%左右。

此外,有分析认为,目前河南的人造金刚石产业,依旧存在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以及中低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进程,超硬材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工业金刚石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胡牧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工业金刚石有望切入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领域,这也是其受到资本热捧的重要原因。

在人造金刚石领域,目前有化学气相沉积法和高温高压法两种技术路线,前者有进步空间,但后者目前看不到上升空间。行业内甚至有声音认为,高温高压法几年内可能会被化学气相沉积法取代。

而不论是柘城,还是整个河南,大部分采用的是高温高压法。这被认为是未来柘城乃至整个河南人造金刚石产业亟需直面的问题。

不过,近期河南省出台的《2022年补短板“982”工程实施方案》中,涉及到培育钻石的生产项目有6个。而《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也提出,加速纳米聚晶金刚石、功能金刚石等制备技术攻关,扩大在珠宝首饰、电子信息、污水处理、生物医药及器械等领域应用。

“河南的人造金刚石产业,未来会更加依赖技术进步。”胡麟牧说。

作者: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