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为何在多国政坛脱颖而出?

2022-10-31 18:23:06 作者: 印度裔为何在

如果说“人多”是印裔在不少国家得到重视的原因,那么经济上的富足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则为这个群体参政提供基础。高收入、高学历是西方国家印裔的普遍特征。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印裔美国家庭年收入中值为11.9万美元,是全美家庭年收入中位数(6.7万美元)的近两倍。加拿大统计局的一项研究显示,50%的南亚裔加拿大人(多数来自印度)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在南亚妇女中,这一比例上升到62%,远远高于加拿大白人男性的24%和白人女性的38%。

与其他亚裔不同,参政热情高是印裔能在多国政坛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加州大学调查亚裔美国人的学者拉玛克里什南认为,印裔以捐赠者、选民和候选人的身份参与政治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移民群体。他的观点在今年的中期选举竞选活动中得到印证:美国各个县和地区的印裔参选人正在成群结队地竞选公职。印裔的参政热情也可以在加拿大2021年大选中窥得一二。当时有49名印裔候选人参与角逐国会席位,人数之多创下纪录。在这些人中,17名印裔成功当选。加拿大多项统计数据显示,印裔是该国投票最积极的族裔,积极性甚至在白人之上。积极投票不仅会让各政党和政治人士不敢轻视印裔的诉求,而且会让更多印裔候选人当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什么热衷于政治?20多年前开启自己移民之路的印裔英国人阿奈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政是改变印裔群体生存环境的终极办法,“在议会里,需要有我们的人为我们发声”。他说,在外界看来,自己这一代移民还是为英国社会服务的一代,但到了下一代,他希望出现更多的苏纳克式的人物。

印裔的一些特点也让他们从政更容易获得成功。多位学者表示,印裔更容易与其他国家民众共存,融入性更强。与此同时,印裔政治人士会主动彰显族裔认同,也会积极替本族裔代言。悉尼科技大学研究少数族裔社区的专家雅库博维茨认为,熟练的英语技能以及运作政治的精明方式让印裔在各少数族裔中脱颖而出。热衷从政的他们还建立了各类协会和游说团体,帮助其他印裔竞选,为他们拉票、筹集资金等。还有分析人士表示,印度的选举制度远远复杂于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因此印裔参加西方国家选举就像玩“过家家”。此外,乐于群居也为印裔在西方选举制度下“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比如从1987年到2019年,印裔英国人基斯·瓦兹一直都是代表莱斯特市东区的下议院议员。他之所以能保持32年的亚裔议员任职纪录,和该选区印裔民众聚集以及团结息息相关。

3

对双边关系是把双刃剑

分布在各国的印裔不仅在政治上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也走在前列。他们力量的上升不仅让所在国对这个群体刮目相看,而且也让印度政府分外重视。从2003年开始,印度政府将1月9日——圣雄甘地1915年从南非返回印度的日子定为“海外印度人节”(PBD),以纪念海外印裔及印度侨民对印度发展所作的贡献。PBD已经成为印度政府增强与海外印裔及印度侨民联系的旗舰项目,新德里希望通过加强和印裔以及印度侨民的联系,强化与他们所在国的双边关系。

印裔在政治上的崛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印度政府的上述愿望。印度金达尔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乔利亚发文称,印裔在各个国家建立的协会和组织,对相关国家政府进行游说,会对这些国家的对印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美国国会“萨莫萨党团会议”成员、加州联邦众议员罗希特·卡纳今年7月曾提出,放弃对印度购买俄罗斯先进武器系统的潜在制裁,该提议后来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乔利亚指出,“萨莫萨党团会议”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并与莫迪政府保持联系。

不过,印裔政治力量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印度跟印裔所在国关系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包括苏纳克和哈里斯等在内的印裔政要在不同国家的上台,会让印度人有族裔上的亲近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发展和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一定会因此获得推动力。在苏纳克成为英国首相后,印度总理莫迪发表推文,称英国新首相是两国的“活桥梁”,希望共同把印英之间的历史渊源转化为现代伙伴关系。但加入英国国籍的印裔移民首先要为英国的政治利益考虑,苏纳克等印裔政要也不例外。印度和英国在“光明之山”钻石归属以及移民问题上存在摩擦,但对这位年轻的英国首相来说,其首要工作是“为英国带来稳定和繁荣”。

林民旺表示,印裔的崛起对印度和相关国家的关系其实是把双刃剑,既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反作用。他举例说,在加拿大的很多锡克教徒反对印度政府,他们在加拿大政坛的影响力越大,对加印关系的制约可能就越多。此外,不少印度泰米尔人希望所在地区独立,他们中的很多人来到东南亚国家后,也很难推动印度和相关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