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风帆劲起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

2022-11-02 14:25:46 作者: 厦门:风帆劲

厦门以海为媒,海洋周期间将通过举办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等大会论坛及海洋科学开放日等11个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进一步推动海洋文化交流融通,提升公众海洋意识。

从传播本土海洋文化的方向寻去,11月13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将围绕“世界海洋文明进程中的大厦门湾”主题,结合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突显地方特色,从闽南、厦门出发,讲好本地的海洋文化故事,打造海洋文化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提高海洋文化的影响力。

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展开,海洋周期间将举办2022第十四届厦门国际风筝节、“海洋之星”青年帆船赛、2022年中国家庭帆船赛厦门站、2022厦门休闲船钓邀请赛、各区海洋文化嘉年华等活动,通过筹划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打造独树一帜的海洋文化盛宴。

从专业海洋科普的路径延伸开去,海洋周凝聚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与科研院所专业资源,举办一系列科普嘉年华活动,旨在挖掘海洋生物、海洋科学、海洋文化等海洋特色元素,打造科学与文化交融的海洋文化节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将举办70.8海洋科普高峰论坛暨70.8海洋媒体实验室三周年系列活动,分享海洋科普的方针政策、时代趋势等。

源泉泽万物,文化润人心。厦门国际海洋周通过充分发掘中华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丰富内涵,打造厦门海洋文化传播品牌,增强中华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碧波荡漾靓鹭岛

呵护海洋蓝扩展绿动能

浩瀚宇宙中,这颗蔚蓝星球上海洋覆盖了表面的7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80%生物的家园。海洋不仅是“地球之肺”,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

厦门守护海洋,本届海洋周将通过举办8个大会论坛及2022“蓝色梦想”国际当代艺术展、“海洋学 Thinking Through Ocean”艺术驻留—创作展览等2个艺术展,聚焦海洋生态文明热点议题,交流海洋治理先进经验,共享海洋魅力。

在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方面,将举办首届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专题论坛,该计划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合作伙伴包括美、欧、亚、非等全球代表性地区的30多个国家70余所科研院所的数百名优秀科学家。今年6月8日,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式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此次论坛以“海洋负排放 支撑碳中和”为主题,由主旨报告、学术交流、成果发布、专题研讨等四大活动模块组成,彰显了中国在海洋负排放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科学影响力,不断澎湃绿动能。

在探索国际海洋保护合作方面,将举办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气候相关物质与元素循环研讨会等活动。岛屿国家论坛将围绕气候变化、蓝色经济、防灾减灾等议题分享岛屿国家管理经验和发展案例;研讨会将探讨包括极区海洋以及近岸河口-陆架-边缘海区域相关研究的进展,加深多国的海洋科学合作研究。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将举办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融资论坛、第二届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立法学术研讨会等。会议将围绕海洋及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及提高海洋类型保护地管理有效性方面进行研讨,分享《中华白海豚野外种群监测技术指南》与《中国沿海海洋濒危物种(鲸豚类、海龟类)救护指南》,介绍福建沿海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

人海和谐,海韵流连。今年,恰逢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开展增殖放流20周年。20年来,厦门坚持增殖放流,累计放流种苗超过70亿个单位,增强了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主动性,维护了海洋生态平衡——珍稀的中华白海豚从海面跃起嬉戏,多年不见的长毛对虾、大黄鱼等海捕产品现身市场,厦门海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明显恢复。与此同时,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利用每年“全国放鱼日”“全国海洋宣传日”等活动,激发公众对保护生物资源的热情,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如今,厦门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的海域环境成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颗耀眼明珠;厦门的海洋经济潜力巨大,新兴产业成果突出,成为我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隅;厦门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打造“蓝色朋友圈”的有力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