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指南出炉 浙江至少增加764万高血压患者 一线临床专家解读

2022-11-15 09:13:41 作者: 新版指南出炉

  如果没有临床合并症,也没有靶器官损害或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也并不是说马上给药,一般来讲,我们可以先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干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调整血压的状态。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先观察3—6个月以后,如果血压还是高于标准,再考虑纳入用药治疗范围。

  按照130/80标准

  浙江将至少增加764万高血压患者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俞蔚说,按照指南发布的新标准,全国估计将增加2.43亿高血压患者,这个群体无疑是非常庞大的。

  “新标准的制定,是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作为支撑的。”俞蔚表示,高血压患病后可能没有症状,但却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病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引发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血压如果控制得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都会明显降低,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大幅下降。

  2017年,快报采访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时了解到,按照140/90mmHg标准,全省大于1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0%,如果按照130/80mmHg的标准,患病率为40.8%。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浙江血压值位于130/80-139/89mmHg的人群,据估算约有764万。浙江高血压人群中

  35岁至54岁中青年占四成左右

  据生命时报发布的数据显示:80%脑卒中和高血压有关,如把高血压降下来,脑卒中发生率可降低35%-40%;约50%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如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心力衰竭患者中,91%有高血压,控制好血压可使发生率降低55%。

  “我国是脑卒中大国,指南中新标准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将预防的关口前移,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获益。”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会不会导致大家出现恐慌心理,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和压力?

  对此,俞蔚认为,高血压早期往往只是身体功能性的改变,通过干预可纠正的机会更大,对于没有器官损害、没有临床合并症的患者来说,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对降低血压的效果更为显著。

  根据浙江省2021年的数据,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77%,35岁之后,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中青年人群,35岁至54岁的群体占比40%左右,这部分人群如果能有效降低血压,对于降低心血管等疾病风险的获益会更高。

  叠加三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属于高危患者,目前约占患者群体的22.7%,这类人群仅靠生活方式干预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最年轻的患者才十几岁

  高血压病正在年轻化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高血压可怕的‘三高’特征。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旦叠加上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不良因素,会诱发非常凶险的病情。”

  俞蔚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发病年轻化呈上升态势,门诊中接诊过最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才十几岁,2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也不在少数。

  工作紧张、精神负担重、生活无规律、长期熬夜、睡眠或休息不足等,均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多食烧烤、喝酒、抽烟等,都会影响血压。此外,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成小胖墩,加大了患高血压病的风险。

  “高血压不仅要‘治’,更要‘防’,提高非药物干预关注可以为个体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健康获益,甚至降低高血压发病率。”俞蔚提醒,作为高血压患者,应及早去专科医院诊治和定期监测,明确高血压病因,有效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应每年体检,检查高血压相关的各项指标是否出现异常,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病的早期病变,比如蛋白尿、颈动脉粥样斑块、心脏肥大等。及早干预,从源头上遏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一般来说,18岁以上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儿童青少年也要每年测量1次血压。可以在家里自测血压,或者到医院测量诊室血压,也可以选择更为准确的动态血压监测检查。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血压管理方法

  这些亮点也值得关注

  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陈雯艾主任医师介绍,新版指南其实除了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之外,还有许多细节的调整,都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血压息息相关。

  比方说,新版指南在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中,提到了用动态血压来诊断,用家测血压来评估,强调了居家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新版指南中也强调了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方式,除了提倡饮食和运动等之外,此次对于日常生活中血压怎么个降法,包括减重、戒烟、运动,具体到采用哪些运动形式、时间频率等细节都作出了明确指导,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也更强,非常符合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血压管理需求。

  新版指南还针对高血压合并其他并发症如何管理血压进行了详细指导。比如高血压合并肥胖、高血压合并脑卒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因为不同疾病、年龄的高血压人群,血压的管理方法是不同的。比如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首先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mmHg。

  新版指南中还指导临床医生选药的时候不仅要有效控制血压,同时还要对患者的靶器官起到保护作用,选择对患者更有益的治疗方案。而且,指南中提供的用药依据都是有据可循的,权威性强。可以给临床医生的选药提供参考,指导临床医生更规范地进行诊疗。

  此外,新版指南当中也提到了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每一种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如何去筛查等,都经过反复细致的讨论。因为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血压升高,筛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病因。在所有的高血压当中,有5%左右的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如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这类高血压只要病因去除,血压可以恢复正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