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有何保护意义?一起了解

2022-12-08 16:07:17 作者: 什么是生物多

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繁育的机构,熊猫基地从上个世纪就开展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以80年代抢救留下的6只病、饿大熊猫为基础,通过人工和自然繁育,将种群数量扩大到222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

而在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几十年来,保护和繁育技术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圈养大熊猫330余只。每年元旦前后的年度大熊猫幼崽集体亮相,更是牵动全球亿万人瞩目。

在更广阔的野外,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对大熊猫栖息地进行持续的保护修复。

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五大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名列其中。公园占地2.7万平方公里,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纵横岷山、邛崃山、秦岭等五大山系。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崔书红: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它将过去73个分散的孤立的自然保护区和13个个体大熊猫种群连成了一片,也就是说把过去孤岛变成了整片的保护,把过去的生殖隔离障碍取消了,对大熊猫的“走亲访友”,对大熊猫的生殖繁衍,对大熊猫种群的保护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公园建成后,通过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植被恢复和科学监测保护,不仅“旗舰物种”大熊猫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园内8000多种动植物也得到协同保护,雪豹、羚牛、川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频频在野外巡护中被发现。

极小种群物种保护 德保苏铁重焕生机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德保苏铁,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猫”。和大熊猫一样,它也曾一度濒于灭绝,是广西南宁植物园开展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让这个珍贵物种重新焕发了生机。

苏铁,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神奇植物。在广西植物园青秀山苏铁园高大粗壮的铁树群里,有一种苏铁身形修长,它就是德保苏铁。

南宁植物园高级工程师 李德祥:它的叶片跟别的苏铁不一样,这个地方我们叫做三回羽状多裂,它这种叶子比别的苏铁保留了更多原始苏铁的特征。

专家告诉记者,德保苏铁的发现地为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并因此得名,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德保苏铁在野外的数量非常少,成年植株可能都不到500株,属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我们在自然界里面,如果某一个物种灭绝了,可能跟它生死攸关的一些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就可能有10种以上就会紧跟着要灭绝,所以我们要保留这个物种的基因,就需要去做一些保护工作。把德保苏铁保护好了,才能够保护好和它相关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也才能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专家说,不少极小种群植物在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还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就是在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从南宁植物园建立苏铁园开始,科研人员就针对德保苏铁开展了一系列抢救性引种工作。将散落在一些苗圃、市场的德保苏铁收集到青秀山,进行迁地保育,形成了一整套苏铁植物规模化扩大繁育的模式。

南宁植物园(青秀山)植物研究中心助理科研员 许恬:早期我们的德保苏铁只有370多株,后来我们通过人工授粉还有人工播种的形式,数量在不断地扩大,目前我们累积用种子繁育的量已经有9700多株,而且每年的数量都还在不断地提升。

寻找巨树:科考发现中国最高树木

在中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上,也有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牵头组织的联合科考队,走进这片原始森林,采用攀树直接测量法并结合无人机辅助调查,测得其中一棵云南黄果冷杉高度为83.4米,这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高树木。这一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孕育了这棵巨树的原始森林就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的上察隅镇,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平均海拔2800米,气候温润、植被繁茂。

中国巨树科考队对这棵云南黄果冷杉进行了人工攀树测量和区域调查,并结合无人机辅助测量,测得这棵巨树树高83.4米,相当于28层楼高,胸径207厘米,需要6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合围,树龄380岁上下,仍处于健康生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