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多网友在过去一年里成为乌克兰战场上俄军的“啦啦队”,原因是大家讨厌美国。然而对于中国外交来说,实现平衡、中立的挑战也贯穿了过去一年。中国最大的任务是不卷入这场战争,不让它带来对中国利益的威胁和伤害。
▲图片来源:BBC
这场战争是俄罗斯与整个西方的对决,俄虽然没公开说,但显然希望中国给予它全面支持,如果中国的工业实力能够为俄军使用,俄在乌克兰的常规武器供应将足以匹敌西方对乌军的支持。美国和欧洲从战争一开始就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使出全力阻挡中国的援俄通道。美国发出一系列制裁威胁,要求中国不得向俄提供武器弹药,不得帮俄实质性规避国际制裁。
中国面临两难选择。我们必须保持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它已经是中国全球战略的基石之一。但这的确不是中国的战争,我们不能被拖进去,成为战争的参与方。
就在本月20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记者称,俄中关系是多层面的,“本质上是结盟的”。这已经不是俄方第一次说中俄是盟友了,但是中方都没有接茬。我们除了强调中俄关系坚如磐石,另一个常用的描述是中俄结伴不结盟。美方就在几天前声称“中国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这样揣测中国的动机是华盛顿想要带动欧洲一起施压中国,防止中国真的走向那一步。但是迄今为止,美国没有找到中国武器参战的任何证据。中国民用小型无人机、通信设备被俄乌双方都拿到战场去用,这怪不着北京。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然而中俄关系2022年整体上获得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它的关键指标是两国贸易额增长了29.3%,达到创纪录的1902亿美元。这是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连iPhone手机、美式快餐都退出俄市场时中俄贸易的跳跃式增长,俄能源和粮食对华出口大幅上升,中国电子产品、汽车、微处理器、日用品等源源不断运进俄罗斯,俄对华出口增长了43.4%,还获得380亿美元的对华贸易顺差。中国虽然没有提供军事援助,但是成为了被制裁中俄罗斯经济的最大依靠。中国对俄罗斯变得前所未有重要,两国战略关系在利益层面获得新的夯实。中国在不卷入战争、不提供军援的情况下,实现了维护中俄关系的目标。普京22日在克里姆林宫见王毅,他张开双臂,几乎想拥抱王毅的动作,胜似千言万语。
再看西方那边,美国很想无限消费俄乌冲突,煽动欧洲对中国的不满和仇恨,破坏中欧关系。欧洲国家几乎都是军援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它们当然希望中国与它们一致,但是它们最终大体接受了中国的中立路线。对于一些欧洲人揪着中俄关系“无上限”的说法不放,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日前表示,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也可以无上限。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年11月实现了疫情暴发以来欧洲主要领导人中的首次访华,王毅从上周开始连访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在德国参加慕安会,与欧洲领导人实现了良好沟通,另外,法、意领导人都已确定将很快访华。一直跟随美国很紧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也公开表示,欧盟需要与中国合作,寻求降低风险而非“脱钩”,而且她之前也表示了期待访华。另外在德国电信市场,中国华为公司至今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存在。
即使美国自己也不准备与中国现在就对抗。中美领导人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就两国缓和关系达成共识,虽然两国外交缓和进程受到所谓“气球事件”的冲击,但是美国在如何应对中国的问题上,确实仍在患得患失。
中国不卷入乌克兰冲突,就是要不能深度掉进矛盾的漩涡中,成为各种利益冲突汇集的焦点。不能这本是俄与西方的对决,结果俄与西方都不满甚至怪罪起中国来。中国与双方任何一方关系实质下滑,都是我们的失利。
▲2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王毅。
由于俄与西方的冲突近乎你死我活,中国“左右逢源”的难度极高,然而不能不说,我们总体上做到了平衡,冲突各方都尊重了中国的实力,接受了中国的独立和中立立场。但是考验并没有画上句号,围绕乌克兰局势目前形成了暂时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有可能接下来再被打破,新的动荡势必有一部分会转化成对中国外交新的压力,中国不卷入也会面临新难题。比如一旦乌克兰战场上发生核冲突,必会形成重大冲击。
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中国不卷入这场欧战应是我们的底线。这期间中国要看好台海,防止美台搞出大动作,形成战略黑天鹅事件。中国互联网上有人主张我们趁欧洲乱局解决台湾问题,这种想法不可取。欧洲乱了,我们应当做的恰是稳住台海局势,一旦我们开辟新的战略焦点,国际形势动荡的大部分重量就会从欧洲转到我们的身上,这肯定于我方主动驾驭形势不利。中国需要从国际乱局中刨出我们加速发展、准备应对未来更大挑战的空间,在混乱中打扫、拼接出我们战略机遇期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