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里涌动着浙江省消费新变局、行业新变化 开市首月细看专业市场晴雨表

2023-03-07 09:18:17 作者: 开门红里涌动

  金雪军说,浙江很多专业市场确实有一身“无中生有”的本领,比如桐乡不产一根羊毛,却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余姚不产一粒塑料,却有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但整体来说,传承自“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浙江专业市场与制造业联系紧密,在应对新变化中更为“得心应手”,“市场背后有产业、产业链支持且生态圈足够强大,就可实时根据需求端要求进行调整,快速推出更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义乌国际商贸城,福多拉饰品门市负责人孙灵娟直言,她在温州的厂区周边也有门店,6年前选择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就是为了用好专业市场消费群体大、信息及时交汇等特点,在客户身上及时捕捉到市场最新潮流,再与自己的研发设计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推出用户黏性更强的产品。

  有经营户调侃如今的新挑战:不懂生产的设计人员不是好销售。

  “专业市场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产业链条的大动脉。”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发展到现在,专业市场就要围绕“新、快、精”三个方面升级,鼓励关联企业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引导推动市场竞争从价格为主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标准等综合性竞争;推动关联生产企业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实现快速制造、快速供应;推进市场产品向精品化、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推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与制造业的互促共进。

  创新的“加码”,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前沿产品量有所下降,但价格在上升;低端产品量价齐跌。整体估算,消费总量还是在上升。这是市场竞争、行业竞技新的大环境。”柯桥大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灵彬直言,如今市场门槛在进一步提高,行业龙头效应更加明显。

  金雪军解析,竞争及其形成的行业集聚,并不意味着就是简单的“大鱼吃小鱼”,在竞争充分的专业市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更有发展空间,“建议专业市场更要发挥作用,引导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产业生态做大做强;同时根据新的市场需求集聚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确实是,柯桥中国轻纺城2022年注销经营主体3630家,但新增了6262家,净增2632家。省内其他专业市场的变化大体如此。

  当然,扛过三年疫情、穿透消费升级,迎来今春开门红的经营户,信心更加坚定。“这两天仍在招工人、招设计人员。”陆庆荣在义乌苏溪镇有自己的厂,集研发设计与生产于一体,他估计今年的产能将提升50%。

  面对东南亚、南亚等地制造能力开始崛起。很多经营户的心态更为坦然。

  “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但我们也相信专业市场这么多年发展的底蕴和集聚效应在,我们的品质、工艺仍有优势。”桥头纽扣商会执行会长金恩义看得长远。他说,尽管当前国内外纽扣市场面临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但通过把原本的功能性纽扣做成装饰类,加码研发设计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毕竟,意大利一些公司的纽扣产品,一粒可以卖到数十元。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新兴的升级浪潮

  “这,卖的也叫小商品?”2月2日,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市。细心的经营户发现,国际商贸城二区东的新能源产品市场也迎来开门试营业,引发多方“强烈围观”。

  这个市场“体量”不小:它是一栋5层高的建筑,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一、二楼共有商铺490余间,主要经营新能源系列产品和家装五金产品,地下两层与地上4至5层均为停车区域;它的“口气”更大:打造全国首个新能源产品展示交易的专业市场。

  义乌商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小商品“跨界”新能源产品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方面,义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对新能源及应用产品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兴商建市”40多年,义乌的市场产品体系、客户群体、贸易服务方面优势明显,且与新能源应用产品贸易高度契合,“新能源产品市场,将作为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样板来打造。”

  记者发现,当下浙江专业市场正兴起“升级浪潮”。义乌是一个典型。在金雪军等专家看来,如今专业市场承担的,远不是当年农民为解决吃饭问题而从事的“鸡毛换糖”,而是要成为引领企业发展、行业良性竞争乃至“双循环”等国家战略落地的“枢纽”。

  绍兴柯桥钱清街道,一个用地约132亩的铁海联运大枢纽已见雏形。这一绍兴首个铁路口岸,向东对接宁波舟山港出海,向西开行中欧(义新欧)班列深入欧亚大陆。建造它,较大一部分原因是打破中国轻纺城发展面临的“瓶颈”。

  “绍兴出口总额约占全省的9%,坐拥中国轻纺城的柯桥更是占到全市的40%。但多年来,本地出口货物的通关模式、贸易方式总体相对单一,亟需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柯桥区中欧(义新欧)班列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王百通介绍中国轻纺城还有更大目标,“专业市场要成为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等各种信息的枢纽,成为产品集聚的枢纽。我们准备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纺织制造业企业,以及上游研发型企业,进一步引导本地企业走工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格局、定位在变,市场功能也在变。

  省市场监管局市场合同监督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推进集“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为一体的专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已完成专业市场“五化”改造提升211家,市场环境焕然一新。

  在中国轻纺城,除了“开门红”,更有“开门忙”——不少店铺正忙着装修,改门头、调布局,以前密密麻麻堆放产品的“格子间”,正在成具有展览、体验功能的“展示间”。“客户的观感非常重要。”劳艳婷庆幸自己在春节前投了20多万元装修,也将原来“带着上世纪痕迹”的店名“优品家纺”改为更具文艺气息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