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在当前越来越“卷”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择业观念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两会代表委员,讨论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多少才算合适。毕业生择业该选择理想还是现实?基层工作者、大学校长、企业家、前教育局官员,都对年轻人该如何选择的问题说出肺腑之言。
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几何?
近期,毕业生薪资成为热门话题。“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000元”新闻引起很多人共鸣,不过当事人事后在短视频平台上解释称,是自己表达有误,此前视频中提到的“均薪5000”,是指招聘会所有参会公司的岗位均薪,而不是他以“文学硕士”身份应聘时得到的薪资答复。
中国青年报2021年对全国第一批“00后”应届生关于就业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超过20%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可以过万,67.65%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3月7日,云南省2023届综合类高校毕业生暨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
与年轻人的自信相对应的是现实的“骨感”。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麦可思公司曾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分析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33元,为近10年中最高水平。分区间来看,38.4%的2021应届生毕业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月薪6000~8000元的应届毕业生占比23.7%。而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只占6.1%,该比例高于2020届(4.3%),但依旧是极少数。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已经拿到offer并完成签约的应届毕业生中,平均签约月薪为6507元,比2021年的7395元低12%。其中,签约月薪达到10000元以上的占比10.7%,比2021年低8.5个百分点;3000元以下月薪的毕业生占比6%,比2021年高1.5个百分点。
据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发布的广东省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
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多少算合适?
“我们当然希望毕业生起薪越高越好,毕竟进入社会就要面临租房、吃饭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倪闽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份工作的薪资取决于岗位的价值。“作为刚毕业的学生,需要实践学习,还需要积累进步,企业也要花精力培养你。”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倪闽景表示,要求企业给高起薪,要么是这个工作人才稀缺,要么就是你能力出众。至于期望薪资多少合适,一般而言都会有行业的平均薪资做参考,毕业生的收入基本会和这个平均薪资持平或上下波动。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网络作家、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认为,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合适的收入应该是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具备一定的储蓄和投资能力。
对于一些对毕业生工资低的抱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不太同意用工资来衡量毕业生的价值。“有些央企,不管你是985还是211的学生拿到手的基本工资也就三四千块,但一旦转正了,实习期结束了,工资慢慢就上来了。”
择业该选理想还是现实?
“中传硕士做保洁”的新闻同样引发热议。毕业生该为理想选择工作还是为现实考虑?“考公热”下,毕业生追求稳定有错吗?
“当面临理想和现实的选择时,毕业生应该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就业市场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决策。虽然追逐理想很重要,但也需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稳定生活。因此,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也要敢于仰望星空,积极拓展自己的人生领域。”蒋胜男这样说。
说起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来当快递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汪勇认为,应该怎么选,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每个人生阶段的选择,都是由其当下的状态、做过的努力,比如学历、专业、过往工作经历、这段时间的心情导致的。
“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职业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人生的路很长,并不是说选这就对了,选那就错了。他(她)每一个选择都有他(她)的道理,也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精英。”
汪勇心里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也没有方向性的建议。“毕业生应该怎么样去选择,这不是我们能判断的,我们不能了解那个时间段,他们每个人的现状需求和内心渴望。我们只能说,把时间轴拉长,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会怎么选择,可以这样去考虑,但是不能给他们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
袁亮则更为提倡毕业生应有现实的择业观。他表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先找到一个工作,去锻炼,之后可以慢慢选择更满意、更喜欢的岗位。就业跟经济周期有关系,要有平常心态。
袁亮还特别提倡“三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倪闽景也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尊重个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