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南宋,蒙元帝国横空出世,如何统治帝国成元朝面临的重大难题

2020-10-20 15:24:43 作者: 击败南宋,蒙

汉法具备普遍适用性

在以耶律楚材为首的,一些支持元朝推行汉化文化统治政策的官员领导下,元朝统治者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汉化文化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特别是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汉化政策开始全面实施,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这为元帝国的进一步扩张和强大提供了重要条件。

早在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前,中国封建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族封建文明,最终一步步实现汉化的例子。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集体南迁,并且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后,纷纷在中原地区,特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建立起了数十个少数民族政权。

《续资治通鉴》载:"考诸前代,北方乃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亦可长久,故后魏、辽、金最多;幽燕食寒,蜀汉食热,反之则必有变,国家之当行汉法无疑也。"

这些能够进入中原地区并且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在来到这里之前他们都是处于落后的部落联盟时代的。他们的社会形态比较简单,日常的经济体制、军事体制也都尚且不完善,但在来到中原地区和汉人进行了频繁的互动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习到了汉人文明的生活方式、思想习惯、

另一方面,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上层统治者,也开始主动去接受农耕文明的一系列统治方式,并且这种愈发封建化的方式实施到政权的管理和建设当中,最终实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元朝自然也不例外,在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也会在潜意识以及主动接受调整的过程中,受到汉人文明的影响和洗礼,其不断封建化也是必然发展趋势。

农耕文化更加适合王朝的治理和守成

元朝整个跨越欧亚大陆庞大帝国的建立,实际上是通过蒙古人强大游牧军政力量,不断发动征伐战争才最终实现的。而在这个征伐战争中,由于蒙古人缺乏必要的合适统治思想,因此只得采取残忍的屠杀和剥削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可是随着整个庞大帝国建立之后,虽然蒙古人的军政实力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如果还用游牧民族的统治方式进行帝国治理的话,那么必然会引发各地区人民的反抗。

如此一来,庞大的元帝国实际上是缺少必要统治基础的。此时便需要汉人封建统治方式来进行帝国的治理,起码是实现对其统治中心中国地区的统治。蒙古人的传统习俗更加适合征伐战争,适合在帝国不断扩张之时发挥作用。

而汉化统治方式则更加适合在帝国成型之后的治理之时发挥作用,因此这种农耕封建文明毕竟是已经得到了众多封建中原统一王朝、割据政权所实践过的,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因此元朝采取汉化文化政策去统治帝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元史》载:"乃奏立于燕京等十路之地,征收课税使,帝后至云中,十路咸进籍,及金帛陈于廷中,帝遂笑谓楚材曰:汝乃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

草原与农耕共生,元朝的特有文明逐步建立

从蒙古人的崛起、兼并战争直至庞大游牧政权—元朝的建立,这个过程虽然时间不是非常漫长,但是过程却是非常艰辛的,我们也能够从中窥探出蒙古人那种坚韧不屈、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的游牧民族性格,这是他们能够在与南宋政府军队作战中不断获胜的重要原因。

此外,从其灭亡南宋的基本战略计划以及相关实施活动中,也可以看出蒙古人对于统一天下的目标,是势在必得的。而当蒙古人将其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以及游牧统治方式,带到中原地区进行推广之时,这必然会出现激烈的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这在元朝统治集团内部,便展现出了激烈的论争。

论争的核心问题便是新建立起来的元帝国,在整个统治范围内的文化政策究竟该如何制定。当然那些自认为是征服者的蒙古贵族和官员,必然会对自己赖以生存和信仰的蒙古文化进行无限推崇,而对那些被征服汉人的中原文明进行打压。相反此前一些汉化程度较深的金朝大臣,在归附元朝之后便 积极推动蒙古人的汉化发展。

而元朝政府对于文化政策的改变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文化意识形态上的统治者实现肯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当元朝统治者开始改变原有的文化专制政策之后,逐渐推行一种草原与农耕文化共生共存的文化形态,并且在这种文化氛围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封建化程度,这就表明元朝特有的文化体制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