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真的存在吗?

2020-10-22 08:12:11 作者: “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记载如下:

公元961年,杜太后(北宋太祖及太宗生母)病危,召赵普入宫接受遗命。杜太后问太祖:“你知道你为何能取得天下吗?”太祖泣不能答。杜太后说:“我是老死,哭也没用,我正要跟你说大事,怎么只是一直哭呢?”于是再问一遍。太祖说:“都是祖上和太后积德所致。”杜太后说:“不对。是因为柴家(指后周世宗柴荣)让孩童当皇帝,人心不服所致。如果后周有年长的君主,你能得到江山吗?你和赵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你死后应将皇位传给弟弟。天下之大,事务繁重,能立一个年长的君主来治理,这是社稷之福啊。”太祖叩头涕泣说:“一定遵照母后的教诲”杜太后便对赵普说:“你将我刚才讲的话记下来,不可违背。”赵普即于太后床前写成誓书,并于末尾写上“臣普记”三个字。太祖将誓书藏于金匮之中,命谨慎的宫人保管。

上述记载如属实,则太宗赵光义继任皇位有合法性及正当性。但是这里面存在诸多疑点:如果此誓为真,则何以不在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初公布,而是等到公元981年10月才由赵普以“密奏”的方式启奏太宗,乃开金匮查验属实,前后隐瞒“太后遗诏”五年之久;记载来源《太祖实录》经太宗多次修改,已非原貌,而修改前的旧版则未有此记载,显有杜撰之嫌;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书记载,杜太后本意为太祖死后,皇位传给三弟赵光义,再传给四弟赵廷美,最后传回给太祖次子赵德昭。然而修改后的新版《太祖实录》只有传位给太宗赵光义的记载,且相关当事人竟于短时间内逐一逝世(公元979年,赵德昭自杀;公元981年,赵德芳猝死;公元984年,赵廷美遭贬,忧悸而死)。史学界即因前述疑点而有“金匮之盟”是赵普为取得太宗信任、重得相位而杜撰“太后遗诏”得说法。加上太宗不逾年而改元(开宝九年十二月甲寅,即公元977年1月14日改“开宝九年”为“太平兴国元年”),也有学者据此认为太宗赵光义因弑兄夺位而心虚,不等过年即仓促改元,欲使其继位成为既定事实。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逝世于公元976年。记载内容所言皇位须“兄终弟及”是因为杜太后担心太祖赵匡胤诸子皆幼,不足以坐稳江山,但当“太后遗诏”(公元961年)说出时,时年太祖赵匡胤34岁,正值壮年,其次子赵德昭11岁,四子赵德芳3岁,一个母亲此时对自己儿子说这话不是摆明咒自己儿子早死吗?这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并且当太祖死时,其次子赵德昭26岁,四子赵德芳18岁,皆非幼弱,遗诏前提即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