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争是如何发生的?宋代党争为何一反常态的温和?

2020-10-03 19:32:55 作者: 党争是如何发

宋朝的党争在后世被称为君子之争,甚至到了明朝还多有羡慕之人。

那么宋朝的党争为何如此温和?难道当时的读书人就特别高尚吗?

人性是相似的,宋代文人的吃相不比其他朝代要好看多少。

早在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就上疏《朋党论》公然宣扬结党:“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逻辑是不是特别通顺?小人会结党,那么君子为什么不能结党?为了高尚的目的志同道合的君子当然要团结奋斗。

这道奏疏要是在朱元璋手里,怕不是脑袋早被砍了十回八回了,但在气氛宽松的宋朝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读书人和那帮没文化的勋贵宦官到底还是不一样的,干什么事都得占领道德制高点。

当然文人嘴上说的好听,下手也毒的很。王安石、苏轼虽然立场不同,但他们的人品却是不容置疑的。

尤其是王安石,作为宰相不坐轿子,不纳小妾,勤俭节约,私德方面堪称千古楷模。

王安石

但随着斗争的继续,两个人居然莫名其妙都出现了“扒灰”传说,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丧尽人伦的事。

同样的受害者还有后来的朱熹。所以人性是靠不住的,文官集团多读了几十年圣贤书最大的变化就是更狡猾了。

但是他们斗得你死我活为何没有掀桌子?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

在各大集团中只有文官士大夫是没有掀桌子能力的,宋代不但以文抑武,还严格限制宦官外戚干政。

所以宋朝党争属于文官集团自我分裂,只要把有掀桌子能力的团体都赶出舞台,就相当于为党争的烈度设置了上限。

这套制度同样为后世的明朝继承,当然从结果看没宋朝做的好,限制住了武将却让宦官频频得势。

但明朝即便是文官集团的斗争也常常你死我活,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严嵩儿子被杀,自己垂暮之年靠乞讨为生。

文官集团办事总会找到充分理由,比如严嵩被扣了个谋反的帽子。

党争最终一定会发展到烈度的上限,文官士大夫掀不了桌子,但是利用规则体系从肉体上消灭几个敌人还是可以的。

那么宋朝新党和旧党为何没有演变到这个地步?

三、不杀士大夫

根据《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曾立下碑文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明朝虽然也有不杀谏臣的惯例,但并非不杀士大夫,朱元璋亲自操刀的几次大案就杀的人头滚滚。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文官间的党争想要杀人只要照着律法扣帽子就可以了。

但宋朝呢?不管你给对方扣上什么帽子,也许能将其罢官免职,甚至流放边疆,但终归杀不了他。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如果离弦之箭无法致敌于死地,那这支箭最好就不要射出去。

如果被流放革职之人哪天突然被皇帝想起来了怎么办?官复原职后会不会报复?

所谓“不杀士大夫”的意义便在于此,事情既然没法做绝,那么大家还是当君子做好人比较划算。

党争的危害当然非常大,不但直接干扰朝廷决策,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还会直接决定王朝的命运与走向。

不过出于自身考虑皇帝不一定讨厌党争,但却一定讨厌你死我活的高烈度党争。

把能够掀桌子的力量全部赶出朝堂,然后再用“不杀士大夫”的祖训为党争双方托底,宋代温和的政治格局就此奠定了。

参考资料:

《宋史》

《明史》

《朋党论》

《避暑漫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