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也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虚拟数字人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多轮对话问答、表情动作捕捉、灵魂认知系统等。此外,目前虚拟数字人的成本较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成本。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比如,虚拟数字人的女性占比72%,公众对于女性虚拟人的心力投入与关注度明显高于男性。
深耕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妤,也有“好姐妹”。2022年,虚拟数字人开始在文博领域出现,它是她,且是她们。
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通过短视频和观众见面。“艾”通“AI”、也通“爱”,“雯”通“文”。艾雯雯拥有一套完整的人设:女,出生于2000年5月4日,身高168厘米,籍贯国博木偶剧场,爱好读书、书法、唱歌、古琴、羽毛球。
艾雯雯身穿的“新青年”T恤,字样来源于国博馆藏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封面;而另一身汉代少女形象,则参考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相关服饰和妆容。青春无敌的艾雯雯从校园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走进展览部门、走进藏品库房、走进展厅,逐步进入工作角色。在“古代中国”展厅,她与馆藏文物产生了神奇感应,由此获得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而触发艾雯雯和文物感应的耳钉,创意来源于国博馆藏“海晏河清尊”。
文夭夭,名字取自《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梳着双髻丸子头,化着唐代花钿妆,穿着淡雅长裙,腰间还系着花鸟镂空香薰球。这样一个“国风少女”,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入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被授予“文博虚拟新闻官”的称号。未来,文夭夭将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演、直播等服务,还将作为文博界的虚拟宣传大使,跟随展览出海,传播中华文化。
元宇宙来了,“她们”来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