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技法调适 140件(套)外销画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2022-12-10 12:43:02 作者: 中西绘画技法

中西绘画技法调适140件(套)外销画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民众观看展览 陈骥旻 摄

  中新网广州12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博物馆9日举办“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展览媒体导览活动。记者获悉,该展览以广东省博物馆特色馆藏为依托,联袂澳门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广东美术馆等粤港澳大湾区多家文博机构,遴选展出中国外销画140余件(套)。

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陈骥旻 摄

  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陈骥旻 摄

  据介绍,该展览是广东省博物馆近20年征集的中国外销画精品首次集结展出,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全景式解读中国外销画的专题展览。展览于日前开幕,将展至2023年3月26日。

布本油彩画作《十三行商馆》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布本油彩画作《十三行商馆》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18世纪至19世纪,广州是世界贸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贸易全球化促使广州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门户和窗口。在这里,中西融合的绘画作品从广州扬帆出海,成为备受西方社会追捧的新潮艺术品。

欧洲纸本水粉画作《菊花图(金凤毛)》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欧洲纸本水粉画作《菊花图(金凤毛)》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此次展览分为“画艺的调适”“画技的调适”“画材的调适”三大部分,呈现18世纪至19世纪广州外销画家在画艺、画技和画材等三个方面主动进行创新,绘制出了符合西方“中国风”审美需求的新式艺术品,从而开创了中西方视觉艺术对话与调适的“广州时代”。

  记者在展览中看到,广东省博物馆藏的布本油彩画作《十三行商馆》,描绘的是19世纪30年代十三行商馆风貌。该画作采用中国外销画家惯用的正面取景方式,从珠江南岸眺望十三行。画中,乌云密布的上空和前景中的阴影,体现出中国画家吸收了西方绘画技巧中的明暗对比法。画作右下方留有画家中英文签名:“SUNQUA,广东洋画店有章顺呱写”。

玻璃镜画《牧羊女图》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玻璃镜画《牧羊女图》 广东省博物馆 供图

  该展览展出的欧洲纸本水粉画作《菊花图(金凤毛)》,则绘制在欧洲进口纸之上。画中,一株娇艳怒放的菊花居于中心,枝干、茎叶、花卉刻划精细、栩栩如生。另绘有菊花剖面图,体现出植物学绘画的科学性特征。画作右下角楷体墨书“金凤毛”。此幅画作是“HAN SHAM”画室应西方客户需求绘制的系列中国植物画之一。

  此外,纸本水粉画作《琶洲塔》令广州市民备受亲切。该画作无论在绘画技法还是绘画材料上,都呈现出西方绘画的特质,然而在江面、船体等细节描绘上又无意流露出中国传统绘画线条勾勒的气韵感,堪称是中西绘画技法调适后形成的佳作。

  “中国外销画不但是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和见证,而且对中国近代油画史也有着启迪和借鉴的意义。”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白芳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