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仍格外怀念他

2020-09-20 22:42:52 作者: 今天,我们仍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今天,我们怀念顾先生,是怀念他‘以身许国、终身为党’的家国情怀,是怀念他‘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的责任感、使命感,是怀念他‘为人民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

今年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气象学家顾震潮诞辰一百周年。

9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的“云降水物理与中小尺度气象学学术研讨会暨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周天军深切缅怀了顾震潮先生。

中科院大气所副所长周天军主持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孙自法 摄

不甘心跟在别人后面

1920年,顾震潮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数次为了国家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顾先生的一生,是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呕心沥血、为国为民效命的一生。”周天军说。

1950年,正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研究生的顾震潮,知悉了国内气象工作“人才缺乏”,便立刻放弃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上世纪50年代,数值天气预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新生事物。顾震潮不甘心中国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我国还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1956年他毅然组织力量对模式的建立、选择和求解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采用手算图解法做数值积分试验。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顾震潮研究团队发表了中国第一张用数值预报做出的24小时和48小时寒潮预报图,这就是我国第一张数值天气预报图,从此我国有了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谈到自己的导师顾震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达仁印象最深刻的是,顾震潮总是从国家民族的重大现实需求出发,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以任务带科学。

“以国家重大需求作为自己的优先学术方向,这是1950–1970年代科学工作者共同的选择,而在这一方面,顾先生是其中杰出的主动执行者。”吕达仁说,顾先生以其深厚的基础、勤奋好学的品格以及对研究对象的敏感和深层次思考,在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先的信念指引下,逐步成为了我国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科与事业的领路人和主要开拓者。

作者供图

不愿享受“特殊”待遇

在科学研究上,顾震潮强调,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除了抓对问题之外,就是一定要有新东西,要有一些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等,如果一样新东西也没有,就一定搞不过人家,甚至会越搞越落后。

除了从无到有建立起新中国的气象预报事业,后来,顾震潮又为解决国内干旱缺水问题,白手起家,开拓人工降雨和云雾物理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的大气物理学研究。

顾震潮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敢于攻坚,能打硬仗,而且在生活与工作中也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自我要求,从不讲排场,从不愿享受特殊待遇。作为一名老师,顾震潮的教导方式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1964年,一次出差时,顾先生中途有事要提前回京,他坚持买硬座车票,接待单位要派车送他去车站,他也坚持不坐而要求乘坐公共交通。本来我想把他送到火车站,但到了公共汽车站时,他坚持不要我上车送他,而要我‘不要浪费时间,回去抓紧野外观测’。”吕达仁回忆,“目送他上车离开,我心里说不出的感动。这正是顾先生的人格魅力。”

无独有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退休研究员方宗义也有过类似“遭遇”。他说:“记得在一次去试验基地的途中,我作为顾先生的随员,为他购买好了从兰州去新疆大河沿的软卧火车票。但他拒不上车,一定要我给他换成硬卧车票。说一千道一万,他就是不愿享受‘特殊’待遇,坚决不乘软卧。其实,乘软卧对他来说一点也不特殊。他早已符合乘坐软卧的条件。”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