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沈海涛
□阮挚胡喜庆
小小村委会,内墙外墙上的宣传板、宣传牌、门头牌、门牌有上百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可为了让自家的牌子、板子挂在显眼处,有上级部门开始争夺村委会墙上的“C位”。
基层干部说,哪个部门的工作都很重要,哪个都惹不起,为了应对部门检查,只好谁来检查就挂谁的牌子。不仅牌子要挂正,戏更要演好。(11月2日《半月谈》)
想起了一个典故,说元末明初朱元璋和元军打拉锯战,老百姓们无比为难。朱元璋的军队打过来了,就得赶快举旗子“驱逐鞑虏”云云,而元军打过来,又得赶快举旗子“消灭叛军、保境安民”云云。后来有的地方拉锯战打长了,百姓也烦了,干脆在窗户上一面写元军口号,另一面写朱军口号,谁来了就翻谁的那一面。
基层干部“谁来就挂谁的牌子”当然和这典故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是个“黑色幽默”。这里最重要的是,上级的工作没有夯实,一些领导对下级的了解浮光掠影,所以他们只能在“光”和“影”上看效果,而基层自然也就在“光”和“影”上做文章。
而近年来,由形式主义催生的挂牌过泛过滥现象正有着加速蔓延的迹象,“牌子满墙”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是引导各项政策落实的那根针,却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牌子“留痕”,岂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服务群众?
其实,村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要的挂牌确实无可厚非,那样方便群众了解本村开展的服务项目、权限等情况,起到了宣传引导作用。然而一味挂牌子,把村委会变为“衙门”,就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倘若乡镇部门一味以挂牌“留痕”为村干部套上了一个金箍,唯牌子内容考核村干部,伤害的何止村干部们的心,更是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