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环境下出行市场短板凸显

2021-03-09 10:33:57 作者: 网联化环境下

“乘客支付106.49元,司机只收到66.97元,平台抽成比例为37%,没法干了……”司机林先生的“吐槽”,已经不是个案。

3月5日下午,交通运输部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对滴滴公司进行了约谈。约谈指出,滴滴公司近期在部分城市调整经营策略准备工作不充分,沟通评估不到位,涉嫌侵害驾驶员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监管缺失损害权益

出行市场上,有顺风车、快车、专车、拼车等多种服务类型,在滴滴、优步、快的之间“烧钱大战”之后,司机感觉平台的抽成比例在不断上涨,从15%一路上涨到现在的平均20%多到30%多,甚至更高。有很多司机称拼车订单和长途特惠订单的平台抽成比例更高,甚至有的平台抽成比例高达50%。“辛辛苦苦跑一天下来,到手的钱没多少,也不清楚到底被平台抽成抽了多少,没法干。”司机陈师傅说,抽成不透明,导致司机对平台缺乏信任。“平台成了老板,但是又不签合同又不给我们交保险,还抽成那么高,怎么干呢?”他说。

司机与平台只能算是合作或者兼职的形式,但是平台对司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司机表示,既然是合作关系,那么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是应该对等?如果不对等,在高比例抽成、还有一大堆考核和要求下,双方是不是应该签劳动合同?是不是应该给司机相应的权益?

“同时,在高额抽成的情况下,司机的收入比例较少,还要自己负责车辆保险、维修、车损、停车费、交通处罚等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监管只查司机,我们希望也能去查查平台是不是规范运作,平台不能只收钱不接受监管啊。”受访的几位司机表示。

“只有对平台、司机都加强监管才行,平台必须要为司机的处罚承担一定的责任,才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东方证券分析师覃筱鹏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建立平台完善标准

业界人士结合近年来行业的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监管范畴、以及法规标准建设等方面表达了看法。

“随着平台技术不断迭代,政府监管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向记者表示,除了原先的人工执法处罚、投诉监管之外,政府应该应用新技术,防患于未然,通过数据研判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有针对性的监管。

监管,应该兼顾司机和平台两个方面,而不只是针对其中一方。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主任迟日大认为,对司机也应该设置准入条件:网约车使用的年限,包括司机是否有过不良的违章记录等,实行清单制。

“限制‘霸王条款’,完善行业反垄断法规。”湖南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李建新表示,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人社部门建立包括网约车司机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统计制度,为其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登记、缴费、核查和待遇领取等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拓展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等管理要素,赋予平台企业相应的法律责任,逐步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要深化行业监管改革,包括交通部门要科学界定监管部门、平台、司机、消费者责任,建立以信用机制为基础的事先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追溯的监管链条。同时,要强化平台应尽责任。进一步明确平台主体责任,细化网约车安全运营标准。

黑龙江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震向记者表示,还应该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标准和服务规范。

维护司乘各方权益

事实上,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公开透明、加强监管息息相关。去年,哈啰、嘀嗒、一喂顺风车先后被主管部门约谈,一喂顺风车、哈啰立即表示整改。而如何平衡平台、司机、乘客三者的关系,一直在业界引发关注和思考。

此次,交通部在对滴滴的约谈中,对平台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平台切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可能侵害驾驶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行为坚决整改,确保行业安全稳定;二是平台要科学调整经营策略,依法依规规范自主定价行为,加强与驾驶员的沟通,广泛征求意见,保护驾驶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防“店大欺客”;三是要坚决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关爱驾驶员群体,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抽成比例,保障驾驶员合理收入和身体健康。

即使有了标准和规范,如何有效落实仍然至关重要。李建新表示,标准应该细化,更具可操作性,相关法规还有一些不太明确、不够完善的地方,应该有一部有机协调相关各方利益的法规。

业内认为,数据安全也应纳入监管之列。“应当给网约车也安装车内监控,以此保护司乘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如何调取监控数据则需要戴上‘紧箍咒’。”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告诉记者,“如何调取、使用、发布都应该保护个人合法隐私。建立国家数据储存库,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数据运用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自动驾驶车辆已经在越来越多城市中投入运营。展望未来,约自动驾驶车也将成为一种可能。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