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仅仅是他育种之路的一个新起点。
颗粒饱满的杂交大豆。
三十余载
怀揣着“金豆子”却在“要饭”
从1990年前后萌生杂交大豆育种的想法开始,张大跃已在育种之路上走过了30个年头。
一个大豆新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到20年的时间,而人的一生又有几个10到20年?
“我们刚结婚时,大家都说我很幸运,嫁了一个干部,可事实是,我这辈子都是一个四处奔波打工的农民……”“老头子本来身体不好,又有糖尿病,可是一扑到大豆地里,一下子就精神了,也不用打针吃药了,大豆对他似乎能包治百病!”张大跃的妻子陈丽在抱怨和调侃之余,又对丈夫有着深深的理解和怜惜。多年来,由于经常帮着丈夫干农活,陈丽的双手显得有点粗糙,还有明显的静脉曲张。
1994年,张大跃只身前往海南做大豆杂交育种试验时,他的小儿子刚3岁,而当他育种成功时,孩子已经18岁。儿子还曾给张大跃算了一笔时间账,“一年下来,你在家的日子不到一个月,不是在大豆地就是在外面忙。”
张大跃的老家在甘州区碱滩镇草湖村。起初,他是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当中最早从农村老家出来到城里生活的人。十几年后,痴心于大豆杂交育种的他又回到农村老家,把家里原有的40多亩地当成试验田,多年来,张大跃靠着种植大豆的收入维持大豆杂交育种事业。
丁学俭跟张大跃是多年的朋友。十几年来,他一直在背后支持着张大跃的这份事业。“我太了解老张这个人和他干的事儿,大家都是农民出身,知道好种子对农民的意义有多大,只要这个研究成功了,农民能受益,我们的帮衬也值了!”丁学俭坦言。
张大跃不仅将种植大豆的收益全部用于再试验再生产,还用退休工资贴补育种所需,如今居住的还是张掖市政府几年前为他提供的一套公寓。
走进张大跃的家,电梯门一开,楼道两侧都是他堆放的大豆标本,用鱼皮袋包裹着。屋里陈设简单,角落里堆放的也是大豆标本。
行内人都知道,做杂交育种,大量的标本是基础。多年下来,张大跃积累了大量的大豆杂交育种标本。并且,他在农村还租了一院房子,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宝贝”。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努力,张大跃的事迹渐渐受到业界人士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张掖市政府为他安排了办公场所,从政策和经济层面对其予以支持。
张大跃心怀感恩的同时,却总感觉自己怀揣“金豆子”却在“要饭”,问题出在哪儿?
红沙窝种植区内长势良好的大豆。本文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
四百公斤
高产大豆期待全国推广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而大豆育种在这里却是一个冷门的小品种。放眼整个甘肃省,也没有全国大豆主产区,这也就意味着,张大跃培育的这一粒粒杂交大豆种子,出生地在甘肃,成长地却应该在其他大豆主产区省份。
“我这一辈子,专心做大豆杂交育种,市场推广并不是我的强项。而且我现在岁数大了,很有限的精力、财力还得继续投入到杂交大豆的栽培规程研究方面,继续推动高产大豆栽培示范,也没有精力去做市场推广!”张大跃说出了他所面临的窘境。
产研转化之路没有打通,研究事业必定会面临投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正是张大跃怀揣着金豆子却在“要饭”的症结所在,“我这一辈子就干了育种这一件事儿,如果我的杂交大豆不能得到推广,我真的不甘心啊!”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这些政策让张大跃深受鼓舞。在他看来,自己多年坚持的杂交大豆育种事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关键还是缺少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条。
板凳要坐十年冷,而张大跃的这条冷板凳已经坐了30年。“真的很不容易,正规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冷板凳’时期面临的是没有科研成果,而对于他(张大跃)来说,面临的却是没有研发资金和经济收入,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但也正因如此,他在杂交大豆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又让很多农业育种专家汗颜。”河西学院教授魏生龙感慨道。对此,张大跃却连连摆手。
张大跃身上,有股特别能感染人的精神头,让人心弦为之一振。说起大豆,他立马两眼放光,精神矍铄,滔滔不绝。各种行业政策,甚至大豆生产销售的相关数据,张口就来。“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儿,这些事儿宛如长在了我的心里。”
高产的种子和科学的栽培技术是影响杂交大豆产量的两大核心因素。自2009年解决了种子问题后,接下来的这十余年来,张大跃一心投入到了大豆的科学栽培规程上。栽培密度、水肥、温度、生长周期等,都是他反复试验的内容。
“我必须研究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科学高效的栽培规程,给豆农提供全方位的种植技术服务,确保高产。”张大跃说。同时,他也期望,能将自己一生研究的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杂交大豆推广开来,造福人民,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