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会上首次发布智能盾构建造技术。
水下机器人潜入2000米检查水利工程,液氧甲烷发动机助推航天器升上太空,从地下到地面,从海洋到太空,第八届上交会展示了当前基建、动力、制造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记者注意到,大国重工的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诸多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硬核”技术。
在基建领域,近年来隧道工程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盾构机因其构筑隧道之“盾”而被认为是隧道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经历了从手掘式到机械式再到高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在上交会现场,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智能盾构建造技术的“首秀”,这是国内首次应用盾构自主巡航定位技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智能控制体系,实现盾构机立体位姿的精准控制,有效降低施工运维中突发小概率灾害事件的比率,目前已成功避免了10起一级风险和63起二级风险的发生,这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领域也在以“吨”级的速度发展。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就带来了三个“首台”:国内首台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国内首台8吨级液氧甲烷游动发动机和国内首款液氧甲烷双低温液体中型运载火箭,助推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
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带来了三款水下机器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的强项各不相同,2000米液压水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水利水电水下结构物的检测和维护、海底油气管线的检测和维护、海上油气田和海上风电场的安装检测和维护,以及海底观测网的安装及维护;1000米级电动水下机器人则可用于海底管线、电缆光缆检测及维修、水下结构物检测、水下打捞救援、军港工程水下维护等领域。
此外,上海电气也带来了数字赋能智慧医疗器械制造的创新成果。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电气康达研发生产、搭载人工智能诊断软件的新款飞天Apsaras 128CT和5G超声远程诊断系统。据介绍,Apsaras 128CT机的设计更多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一般CT扫描机的孔径在650至700毫米之间,而这款CT扫描机的机架孔径达800毫米,可以使患者的检查体验更加舒适。除了人性化的设计,快速也是Apsaras 128CT的特点。得益于智能滑环技术,Apsaras 128CT可以缩短患者检查时间,0.35秒就能完成扫描,每秒可拍摄60张智能大范围扫描图像。设备功能也非常齐全,包括智能X线剂量3D自适应供给、智能快速胸部扫描定位、自动多角度重建、智能密度触发跟踪扫描等多种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