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压力,允许自己当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
中学生应该怎样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小邱说,她向往的社交状态是大家各抒己见,没必要强行跟着某一方的思路走,平等而舒适地交流。两位高中生分享了自己在社交中从不自信到自信的经历,共同点是加强“钝感力”。平平说,她曾经很担心自己说错话,后来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尝试“假装自己是个很自信的人”,结果真的变自信了。
世同则建议,可以在团体中试试做一些意见输出,不必太介意别人的不同看法,“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他认为,从习惯性附和到主动输出意见,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转变,“比如我,一开始都是别人约着出去玩,慢慢也学会自己组织活动了,就像游戏里的小辅助一下子变成输出了。”
卢家楣告诉记者,过分注意周围人的评价,是青少年在认知方面的特点。在中学阶段,孩子在意同伴的看法,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多吃一点、身体健壮一些,孩子却追求苗条、要节食,就是因为同伴群体中的外貌评判标准和家长不一样”。
卢家楣说,青少年要走出社交障碍并不困难,可以学习一些普遍性的人际交往技巧。比如,与人交谈态度要大方;对他人善意的表示要积极呼应;在讨论场合不要总是畏缩,找到机会就讲出来,哪怕只讲一小点,也会让人印象“加分”。而教育者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暴露在让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比如让上课发言容易紧张的孩子在课堂上讲一两句话,让孩子跟害怕交往的人远距离接触,等等。
蔡丹艺提醒,青少年固然需要培养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教师和社会也应该接纳不同性格的人,青少年则要学会探寻内心、接纳自己。“现代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从自己的生活工作体验出发,觉得孩子只有热情外向才能被人看见、才能占优势,但其实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内向性格的人,他们内心丰富、善于思考,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在心理咨询中,蔡丹艺遇到不少对自己社交状态不满的孩子,他们人缘没那么好,羡慕那些落落大方、受欢迎的核心人物,向往受人瞩目的“高光”时刻,自己的性格却是封闭、内向的,所以总有压力。她曾帮一位低年级孩子做沙盘演练,让他发现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舒适状态,其实是独处的、安静的,只需要一两个朋友。
“其实,要维持有很多朋友的状态,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独处思考的时间就少了,那不一定是你内心真正向往的。要找到让自己放松、舒服的状态,允许自己在人群中当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而不是非要当跑道上的第一名。”蔡丹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