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展望航天未来:在月球南极取样 探完火星探木星

2021-04-25 09:40:12 作者: 欧阳自远展望

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后,接下来可能要让探测器着陆在月球的南极取样,然后在条件成熟时要在月球上进一步建设科考工作站。“等到我们探测火星有了一定成果,我们要去探测太阳系最大的一个行星,就是木星。”他说。

中国正逐渐向航天强国迈进

对于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欧阳自远院士觉得非常有必要。他表示,航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航天的精神和责任担当是需要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的。通过“中国航天日”,普及航天知识,可以让公众更好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促进年轻人的成长,让更多年轻人投身航天事业都有很大推动作用。

在他看来,一些太空探测活动要综合考虑其价值。以月球探测为例,月球上有可供开发的丰富资源。在月岩中共发现了55种矿物,其中有很多种是地球上没有的。这里面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是氦-3,这是一种理想、安全、高效的核聚变燃料,在地球上极少,而在月球上,储量达到了100万吨,可供人类核聚变发电用上1万年。

2021年,我国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天问一号到达火星,实施中国首次火星“绕、着、巡”探测;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这些大事将在2021年谱写中国航天新篇章、创造中国航天新辉煌。欧阳自远表示,6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推进剂在轨补加等重大技术的国家之一。在他看来,我国已是航天大国,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

月球样本

“别人做过的,我比别人要做得好”

欧阳自远表示,从事航天事业,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在今天尤为重要。对于嫦娥四号的出路,一部分专家认为应该求稳,把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正面。但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要做就做点新东西——将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背面去,但风险也很大。后来,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嫦娥四号将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目标逐渐被接受。最终,嫦娥四号任务成功。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还在月球背面——这片只有中国探测器抵达的地方工作。

去年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千克月球样品,是一个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从月球采回样品的国家,而且带回的月样比苏联还多。“我们的宗旨是,别人做过的,我们必须要做,而且我比别人要做得好。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

关于中国探月的下一步工作,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五号任务,我们已经取样月球返回了,说明我们能去到月球,也能回来。但是月球非常大,我们只是在风暴洋取样,可能以后要着陆在月球的南极取样。接下来,在条件成熟时,我们要在月球上进一步建设科考工作站。一开始是机器人,随着我们逐步验证一些核心技术,以后我们就能实现载人登月了,我们的科学家也能够在月球上开展科学研究。”

欧阳自远说,“探测太阳系的小行星、彗星木星和木星系统以及太阳系的行星际穿越探测我们都要去做。”他说,等到我们探测火星有了一定成果,我们要去探测太阳系最大的一个行星,就是木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探月工程新看点

1.筹建月球科研站

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披露,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一基本型由运行在月球轨道和月面的多个探测器组成。基本型将具备月球科学技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的能力,并与国际同行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从目前世界各国对‘月球基地’的构想看,我们可探讨从月球科研站到月球基地、月球村,乃至构建‘地月空间生态圈’的可能性。”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专家朱林崎说。

2.“土”特产后看“水冰”

挖回了月壤,月球科研的下一个焦点或将是“水”。中国科学院专家介绍,根据理论预测,仅在月球南极没有太阳照射的阴影区,就可能储存着100亿吨左右的水。天文学家推测,在月球南极的这些撞击坑内极有可能富集大量水冰。近年来,月球水冰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

“我们期待,自己的探测器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带回精度更高的月球水冰分布数据,为全世界探索月球水资源作出中国贡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昀昭说。

3.奔赴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吴伟仁院士近期在接受采访时也披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之际,我国航天器将首次飞抵距地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抵达150亿公里左右的太阳系边际开展科学探测和在轨试验。

“月球将成为迈向深空的天然‘加油站’和‘跳板’。从月球到火星,乃至其他星体,人类探索的边界必将不断拓展。”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专家孙为钢说。

(新华社记者王珏玢、蒋芳、邱冰清、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