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只有声音的展览会告诉你什么? 4月25日至6月6日,“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与“闲下来合作社”举行,以瑞士和中国两地的“回声”为作品,让人聆听并想象不同空间的形态与交流。
展览海报
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里,记者戴上耳机,海关大楼时钟走动的声音机械地传入耳中,交叠着经典的“东方红”。亭台的玻璃墙外是热闹的南京路和密集的人流,脚下则时不时能感受到地铁的往来。这些感觉将不同的时空“混淆”起来,与现实产生某种距离感。
上海海关大楼,钟楼内景。
这是展览“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中的一件作品,展览源自2019年瑞士伯尔尼山岳博物馆的“回声展”,以瑞士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赞德(Christian Zehnder)的作品为基础,由策展人朱纪蓉将其带入国内观众的视野,并通过前期回声素材的征集与邀请创作,集合了一系列作品,以序曲展的形式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及“闲下来合作社”展现声音。展览共展出16件回声作品,将回声这一强调空间属性的声音现象,通过“在场”(on-site)的再现,叠加出“异质空间”的想象。在所有参展的回声作品中,既有来自个人对回声的思考、属于个体的回声旅程,也有来自城市和自然的回声收集,通过对回声的选择和阐述,表现出创作者对于城市、人类状态的进一步观察和反思。洛林高架桥的回声。
洛林高架桥
克里斯蒂安·赞德以阿尔卑斯山为地理范围采集并制造回声,构成声音艺术作品,在展览现场,观众能够听到这些来自远方山脉的声音。例如在“洛林高架桥的回声”中,你能依稀听到鸟鸣,还有火车驶过或是打桩的声音;作为音乐家,赞德还对声音进行了编辑,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而在另一段“以拉山谷的回声”中,歌声、呼喊声,或许还有鸟拍打翅膀的声音与它们的回声交替出场,让人透过听觉去想象山谷的存在。以拉山谷的回声。
以拉山谷
赞德对回声如何帮助探索自己声音的多重性非常感兴趣。“我在瑞士出生并长大。阿尔卑斯山一直是我的家,也是我的灵感来源。因此,高山牧羊人的歌咏/呼声“Juutz”,对我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往大山呼喊出的声音与情绪,穿过一层一层的高山,一层一层的高山也以声音回应我,印证了我(这个人)和我的存在。”对赞德来说,回声并不简单地只是一种声音现象,它对于人心理层面的作用力可以被视为人生哲学形成的一部分。碧茵山谷隧道的回声。相较于空旷的山间,在日常城市生活中,回声似乎不易察觉。而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回声是指“障碍物对声音的反射”。因此无论是在自然中,还是在城市空间内,回声都无所不在。“在中国的城市里,我们一般认为回声距离我们较远,或是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才存在的声音质感,比如隧道或者山谷,”展览的助理策展人沈健文告诉记者,在国内的回声征集项目中,他们和视障人士一起,用声音去丈量和体验城市空间,“回声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去听。回声对于他们(视障人士)辨别方向、产生空间感非常关键。”
在北苏州路河南路桥下,孙奇芳录到了东方红的钟声。 苏杭 图
在展览现场,一段盲杖敲击地面的声音采集于苏州河边的人行道上,根据采集者孙奇芳的介绍,一侧的居民楼形成了高大坚硬的反射空间,另一侧的苏州河面形成平坦温和的反射空间,它们共同造就了这里特定的回声效果。在另一端录于浙江路桥桥面的素材中,孙奇芳形容,在桥面通行的车辆、行人,与桥体震动产生的回声效果是“时刻都在发生但多被忽略的‘背景音乐’”,录音的末尾记录下的是拖着平板车的阿姨经过时,车轮划过桥面发出的有规律的声音。在他看来,这样的声音映射的正是“无数人拖着货物走过桥面,是努力生活的人们和这座城市的日常对话。”如果说我们对于图像传播的城市景观已经习以为常,那么用声音拼贴出的城市声景提供了感知城市与生活的另一种途径,和照片上林立的高楼和地标相比,这些声音或许更加微小,却有可能更加真实:路面打桩机、隧道里驶过的汽车、人们的日常行为,都是构成城市的一部分。上海浙江路桥桥面声景。孙奇芳 录制运动交响曲。 梁沅 陶姝彦 张佳悦 刘佳月 陈丽娜 陈俞彣 录制
新华路隧道
原上海总商会门楼。 张清涟 图
事实上,此次展览中呈现的声音作品都可以在线上的“回声地图”(https://h5.thepaper.cn/html/interactive/2021/04/echomap/index.html)中听到,但在策展人们看来,将这些声音聚集于特定空间的线下展览仍然是必要的。如今,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声音艺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在2013年,纽约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该馆首个大型声音艺术展“声音:一种当代的配乐”,相较于各大展览中随处可见的视觉艺术作品,声音艺术拥有独特的能量,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013年,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首个大型声音艺术展“声音:一种当代的配乐”(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在参展艺术家们看来,个人的收听设备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共享的声音空间变得越来越罕见,展览试图引导人们进行积极的聆听,让人们通过声音沉浸于空间中,并彼此连接。与此同时,不同作品中的主体与环境也得到了关联。这或许与此次“回声展”的意图不谋而合。而在声音艺术的范畴之下,展览选择了“回声”,本身就有期望让人、自然与城市彼此连结的含义。杭州净慈寺的南屏晚钟。 林倩如 录制除夕夜的烟花声。 罗菲 录制此外,展览的两处地点也为声音提供了又一层维度。其中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是朝向热闹街区的“玻璃屋”,“透明”的艺术空间嵌入城市当中,来自街道的“回声”也自然地被纳入展览。而位于长宁区的“闲下来合作社”则是一处从防空洞变身而来的社区共享空间,其中的地下室隧道构成了天然的“回声制造所”,加强人们对于回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