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郭红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接生的经历。
那时她只有18岁。郭红的妈妈是村里的医生,当时生了急病,恰好村里有孕妇临产。一时间找不到其他人帮忙,郭红硬着头皮替母亲去接生。
接生前,郭红就被告知:B超检测显示这个胎儿可能畸形。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大脑发育不全的婴儿时,她还是被吓了一跳。回到家,她对着母亲嚎啕大哭。这一晚的记忆实在太深刻了,但也坚定了郭红的信念——要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医者。
后来,郭红如愿考上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绿荫村,接过母亲的“衣钵”,成了一名村医。绿荫村是一个藏在云贵川交界处乌蒙山区的小山村,村民出趟门都不容易,看病更是麻烦。郭红和母亲就成了村里有名的“医生母女”,村民头疼脑热、大病小痛都离不开她们。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像郭红和她母亲这样的“赤脚医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们扎根农村,背着药箱穿梭在山林田地间。“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这样的村医和村卫生室的数量却在逐渐减少。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4.2万人,比上一年减少6.5万人;村卫生室616094个,比上一年减少5907个。
为解决村医、村卫生室逐渐减少的问题,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7月出台规定,允许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有意愿做乡村医生的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可向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这些政策为补充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打开了一扇大门。
上一代村医到了退休的年龄,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继续当好村民健康的“守护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甘河村村民虎竹英,就是这几年新入职的一名村医。
2001年,虎竹英嫁到甘河村,成为村医马彦轮的妻子,她公公也是这个村的老村医。在她的记忆中,丈夫总把卫生室当家。说是村卫生室,其实不过就是挂了个牌子的小土房,看着好像随时要塌的样子,很多村民都不愿到卫生室看病。
2002年,马彦轮想贷款10万元修建村卫生室。亲戚朋友都不理解,骂他傻。她却对丈夫说:“我觉得你做的这个事情是对的,我支持你!”
新的村卫生室建好后,来看病的人多了,虎竹英也经常去卫生室帮忙。时间久了,虎竹英有了新想法。她对丈夫说:“娃娃现在大了,我想去上卫校,考村医……”
话音未落,马医生就激动地抱住了虎竹英,鼓励她一定要好好考,争取早日分配回村。2013年,虎竹英如愿从卫校毕业,考取了乡村医生证书,回到甘河村,和丈夫成了同事。2014年,当地政府为甘河村重建了一幢两层楼的村卫生室。
也有不少外来的年轻人,来到这些缺医少药的村子,当起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瓦子村,30岁的曲木阿依是村里最让人佩服的姑娘。她原本在县城医院工作,因为上一任村医突然辞职,她被委派到瓦子村担任村医,成为昭觉县272个驻村村医中的一员。
一开始,村民并不相信这个外面来的“女医生”。曲木阿依来到瓦子村的第一天,在卫生室干坐了一天,也没有病人上门。后来跟一些村民闲聊时,她才知道,不少村民缺少医学常识,即使病入膏肓也不会主动找医生,而是请祭司唱跳念经,以为这样就能包治百病。
曲木阿依挨家挨户拜访,“我是阿依,新来的村医,要是生病了一定要来找我,或者给我打电话。”但许多村民都投来无所谓的目光,或者继续干活,把她晾在一边。
转机发生在一个深夜。村里一个6岁多的孩子突发高烧,母亲一时间找不到其他人帮忙,急忙拨通了曲木阿依的电话。阿依连忙带着药箱赶往村民家,用药治疗后,孩子第二天就退烧了,又休息了几天就活蹦乱跳了。一传十、十传百,瓦子村的村民慢慢相信“生病了可以找阿依医生”,村卫生室也终于“正常营业”了。
与村民的不理解相比,更难解决的还是技术问题。曲木阿依的卫生室里有很多常用的药品,也可以做普通的指标检查,但却没有一台像样的仪器,也做不了检测化验。
2020年11月,瓦子村来了两台“平安移动健康检测车”,随车来的还有一支从广州来的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名医义诊队。他们的体检服务不仅免费,还增加了肿瘤标志物、子宫及附件彩超、胸部正位片等检查项目。
听说村民可以享受免费的体检,阿依开心了好几天。义诊队到来之前,她反复劝村民一定要抓住这次检查机会。“这是人家从很远的地方带来的最先进的设备,你们到城里随便哪个医院,做这样的检查,都要1000多元,这次是免费的。”
拗不过阿依的劝说,村民陆陆续续做了体检。诊断报告显示,不少村民患有肝病或皮肤病,这是他们从来不知道的。如果现在治疗,尚可避免恶化;再晚治疗,可能就要承受病痛和巨额医药费。
2018年以来,平安集团在全国开展“平安健康守护行动”智慧健康扶贫工程,即为贫困乡村地区提供“村卫升级”“村医培训”“辅助诊疗”“健康体检”四大医疗服务并为居民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惠及11万余名贫困村民。
曲木阿依希望,未来村里能有更多高科技的诊疗工具,让自己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簇星火,给村民带来温暖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