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发布: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 死亡率下降

2021-04-28 19:15:13 作者: 《2020北

《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

新书发布会新闻稿

(记者:贾湧强)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出版的《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于2021年4月28日正式发行。这是北京市首次以年报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居民癌症发病与死亡特点。

北京市肿瘤防办成立于1976年,挂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市肿瘤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年报》主编季加孚教授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

本次《年报》汇总了2017年北京市16个辖区户籍人口的肿瘤登记数据,详细报道了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年报》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所收集的来自全市16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送的2017年肿瘤登记数据、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肿瘤患者死亡数据库、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门诊数据匹配和社区主动随访补充的死亡结局以及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人口资料。《年报》主要内容如下:

一、北京市

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0070例,发病率为367.8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长。全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1.3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死亡率的下降与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占比逐年增高有关,当然也与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癌症筛查等防治工作取得综合成效有关。但是作为多年来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恶性肿瘤的危害在未来还会持续显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依然是当务之急。

二、男性和女性发病谱呈现不同特点

北京市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男女发病比约为1 : 1.1,但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比约为1.6 : 1。男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不论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

三、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发病和死亡地区差异明显

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24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达到高峰,老年群体占所有新发病例49.1%。年龄别死亡率自40~44岁开始快速上升,在85岁及以上达到高峰。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而死亡率低于郊区,常见癌种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除诊疗水平的差异外,主要是由于郊区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等治疗效果较差的肿瘤占比高于城区。

针对居民高发癌症,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2012年起,北京市就开始承担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城区开展针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的筛查工作,目前已覆盖北京市9个区。同时,北京市还承担了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农村结直肠癌和肺癌早诊早治项目,在全市11个区开展相关筛查。除此以外,还有基于女性重点人群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居民均可参与癌症风险问卷评估,评估出的高危人群可以前往定点医院免费进行相应癌症的临床筛查。2014年,北京市肿瘤防办率先搭建了全国首个基于癌症筛查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现覆盖全市9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家筛查定点医院,实现了从高危评估、预约、临床筛查、结果录入到信息汇总分析等全流程的网络在线管理。北京市在努力提高早期肿瘤患者的早期发现比例和五年生存率、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与数据管理质量,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癌症二级防控策略和高危居民精准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数据支持。

北京市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曾多次被世界卫生组织《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和全球癌症生存监测项目(CONCORD)所收录,目前是国际癌症研究署中能够代表中国的一个重要数据库。据悉,未来北京市肿瘤防办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开展肿瘤登记工作,计划每年发布一次《北京肿瘤登记年报》,为肿瘤防控提供更加扎实、科学的依据,同时不断完善癌症防治体系,积极做好癌症筛查与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提升肿瘤防治人员能力,加强居民癌症防治意识,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图片来源: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