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卡人小A在2020年9月莫名其妙被开通分期和玩转全球业务,客服告诉他,曾给他打了6分钟电话,是本人同意的。小A不记得有过这通电话,便要求听电话录音,但对方又说不能给他听。
持卡人小B曾通过手机微信渠道办理分期,后来发现每月都被“玩转全球”业务扣款。客服说是小B在办分期时自己勾选的,而且这项业务办理成功和续费之前都有短信通知。但小B对这些都完全没印象。
持卡人小C被扣了一个28元后就发现了问题。客服告诉他,他是自己在手机App的还款页面上勾选扣款项目的。为验证客服说的话,他特地进入还款页面,发现确实有“免还款”项目可以勾选购买,但字迹变小变淡。小C认为,在还款页面用“免还款”这样的文字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还款条款而不是收费服务。
为什么被扣了那么多却“浑然不觉”?
持卡人普遍反映,浦发信用卡每月收取这些项目的续订服务费前后,都不会再向持卡人发送任何短信、微信,更没有电话提醒,收费只在当月账单体现。由于日常刷卡消费都有即时提醒,因此很多人查看信用卡账单就是大致扫一眼,不会看得很仔细,特别是那些用卡频繁的持卡人,很难在一大串账目里留意到8元、20元这样的小额消费。因此,大多数持卡人都是在没有消费的那个月才注意到账单的异常。
持卡人小武最近没有任何消费却发现账单有“免还款”的20元扣款,一查才得知这笔钱从2019年12月收到现在,浦发每月在扣款的时候没有任何短信或微信提醒。
作为某视频网站的会员,小武每月续费前三天都会收到该网站的“续订提醒”短信;扣款当天,小武也会收到“续订成功提醒”。小武认为,浦发银行如果也有这样的提醒,自己就不可能莫名其妙地被扣款这么久。
律师观点
后续收费应征得消费者确认
对于浦发银行被投诉的“私自”扣款现象,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作人许桂林律师认为,如果消费者未主动选择收费项目,银行擅自扣款肯定涉嫌欺诈;如果银行有证据证明消费者是主动勾选或同意开通,不能认定银行欺诈,但从众多投诉的情况看,银行也存在误导行为,需要改进。
许桂林认为,银行在正式收费前应明确征得消费者同意,比如要求消费者短信回复确认,不回复则不收费。每月扣款前后应向消费者发出提醒,并明确告知退订方式。此外,银行应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电子渠道设置自行停止收费项目的选项,为消费者提供对等的便利。
业内人士
银行服务别“耍小聪明”
银行卡资深专家董峥认为,信用卡收费事关众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银行应该更多站在消费者立场考虑,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减少客户的误解。
董峥建议,银行网站或App应将相关章程、合约、收费标准都在明显的位置展示,便于持卡人查询。涉及收费的产品一定要细致周到地说明提醒,收费项目退订的渠道也应更加便捷。不要让客户觉得银行在细节处“耍小聪明”设陷阱,光明正大地挣钱才是正道。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末和2020年末,浦发银行的信用卡流通卡数分别为4399.08万张、4372.22万张;信用卡流通户数分别为3201.94万户、3157.40万户,均已出现环比下滑。而去年浦发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45.28亿元,比2019年增长17.8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