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劳动节前 15位农民工师傅说找到人 他们放心了

2021-05-06 19:18:25 作者: 我为群众办实

近日,丰台法院收到了这样一批群体性“讨薪”案件。自2020年11月起,丁某等15名农民工陆续经工友介绍,在王佐镇某建筑工程工地担任钢筋工,包工头与丁某等人约定包含住宿日薪为350元。干活期间,该工程总承包公司还让丁某等15人办理了银行卡用来支付薪酬。工程完工后至今,丁某15人却未收到一份工钱。经过4个多月漫长的催款未果、讨薪无门后,15名农民工手写诉状将包工头杜某、吉林某建筑工程公司等诉至法院,希望法院帮助他们讨回8万余元的薪酬。

“这件事法院会不会处理?”

“起诉状这样写对不对?”

“我还要提交什么材料?”

“来法院起诉要交什么费用?”

“请律师的话贵不贵?”

面对前来立案的农民工焦灼地询问一个又一个问题,立案窗口干警一边一一作答一边认真审查15名农民工的起诉材料,又一次性告知他们需要补正的材料。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状况,立案庭干警建议他们选择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纠纷,这样既省时省力且全程免费,若调解不成,将直接转诉讼程序。15名农民工均纷纷表示同意诉前调解。

丰台法院人民调解员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了解案情,针对几个情绪过激的农民工,她耐心疏导,告诉他们既然已经到了法院希望他们依法解决纠纷。

农民工师傅们又询问怎样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我们自己也不懂法律,而且我们不能干等着啊,家里指望着我们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啊,要是能有个律师帮助俺们代理那就太好了!”立案庭认为这批案件可以依托丰台法院和丰台区总工会建立的“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前对接工作机制解决。

随后丰台法院向丰台区总工会发送《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调解委托书》并介绍了案件情况,丰台区总工会接受委托后表示将联系他们合作的一家律师事务所选派一名律师调解员联合法院人民调解员合力开展诉前调解。此外,针对农民工们想要寻求法律援助的诉求,区总工会已经帮助联系上了法律援助中心,援助中心非常重视这件事并同意为农民工们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次日,在区总工会律师调解员的陪同下,三位农民工代表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法律援助中心办理了委托代理手续。

律师代理的事情解决了,农民工们又说出了另一个让他们“忧心已久”的难题。

“项目经理说包工头没有给他提供过我们的工资账单,让我们先去找包工头对账。可是他电话打不通,人在外地也找不到,我们联系不上他这事就解决不了了,农民工讨薪怎么就这么难啊!”农民工陈某在调解室生气地说道。

对此,丰台法院发挥府院联动优势,通过王佐镇政府、镇总工会联系到了包工头和项目负责人。

“人家干了活,你不能不给结算工资啊!这些钱即使农民工的血汗钱也是养家糊口的‘救命钱’啊!”经过谢老师的一番释法明理,包工头与工程项目负责人表示同意支付农民工的报酬,但是需要与农民工代表核实清楚具体工时情况后会予以支付。

谢老师随即组织双方当事人在丰台法院调解室内沟通协商,充分发表各自意见。

听到被告方愿意给钱了,农民工代表丁某高兴地说:“我来法院起诉就是觉得在这里能给我们农民工切实解决难题。没想到短短3天时间就帮我们找到了长期联系不上的包工头,跑前跑后的各种为我们贴心考虑,现在有法律援助律师帮我们代理案件,我们也可以安心外出务工了!”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双方主动开展调解联动工作。”这是2021年3月16日,丰台法院与丰台区总工会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联动工作的合作协议》上的内容。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丰台区劳动争议案件的逐年上升,丰台法院联合丰台区总工会建立“工会+法院”诉调对接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对起诉至法院的适宜调解的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将会向工会发送《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调解委托书》,委派或委托丰台区总工会进行调解,引导更多纠纷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快速化解,实现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目标。下一步,丰台法院将依托该机制,努力将更多的劳动纠纷化解在诉前,为辖区诉源治理工作贡献力量。

来源: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丰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