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建群忽悠大学生 北国网梳理电信诈骗骗术特征

2021-05-11 10:29:30 作者: 组团建群忽悠

北国网讯(记者 许蔚冰)日前,“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发现了一起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电信诈骗,骗子围绕国家相关部门最新发布的网络贷款通知,开始实施电信诈骗。

事实上,针对在校学生的电信诈骗在近期连续发生,而且花样翻新,北国网记者采访“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对这类诈骗进行了详细梳理。

《通知》印发不久后骗子“找上门”

接受北国网记者采访时,公安人员首先介绍了这起诈骗的发生背景。据介绍,今年3月下旬,中国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放贷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但是就在《通知》印发不久,“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陆续有在校大学生接到银监会工作人员或网贷公司客服的电话,表示正在进行“账户升级”,以便顺利开展网贷。

随着这类电话的增多,部分不明就里的在校学生开始“中招”。“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公安人员介绍了其中一起案例:当时在校大学生小周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支付宝工作人员,她表示小周的大学生网贷出了问题,需要添加工作人员的QQ号以帮助其解决,否则将影响到个人征信。

这名工作人员准确说出了小周的学校及姓名,在她一再表示事态严峻后,小周带着疑惑添加了“工作人员”的QQ,随后被拉进了一个“银监会监督管理”群,群里除了该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个昵称为“银监会监控中心”的账号。

通过语音实施诈骗

在向公安人员出具的截图中,QQ群中并没有过多的文字对话,小周向公安人员回忆了当时的情景:QQ群中的“工作人员”是通过语音通话与小周建立了联系,对方表示,“现在国家明令禁止有学生账户和校园账户,所以我们有义务通知到你本人进行一个成人账户转换,如果您没转换,将会影响您个人征信,以及会造成3倍滞纳金和高额罚息……”

随后,“工作人员”指导小周打开支付宝账号查询借呗余额,但小周在之前并没有开通过借呗账号,于是双方产生了口角,这期间,“工作人员”一直要求小周必须点进借呗,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

由于小周迟迟拒绝开通借呗,且多次询问不操作会怎么样,“工作人员”便直接在通话中辱骂起小周,双方甚至出现了激烈争吵,最后小王挂断通话。

但十多分钟后,对方却又打来语音通话,这次换了一个人与小周进行对接,对方重复核对了小周的个人信息。小周询问他们从哪得到的信息,对方表示自己是支付宝“注销部”的人,可以从后台查询。

随后,“工作人员”以会影响征信和罚款的说法继续“教育”小周,并催促小周开通借呗账号。根据小周提供的聊天截图显示,“工作人员”共向小王发起了3次语音通话,期间没有发过文字或图片消息。

另一起诈骗同样值得警惕

在向公安人员进行讲述时,小周表示,由于对方的态度越来越恶劣,这让他产生了怀疑,最后没有按照“工作人员”的只是开通账户,并果断结束了通话。

“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公安人员告诉北国网记者,小周最后的做法避免了一起诈骗发生的可能,但这类诈骗行为却值得警惕:犯罪分子在国家出台相关《通知》时,对《通知》的关联人——在校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诈骗,这足以显示出犯罪分子的狡猾和猖獗。

事实上,针对在校学生的诈骗在近期正以花样翻新的形式接连发生,“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公安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另一起案件同样值得警惕:大学生小张在4月初突然收到短信息,显示他有一笔6000块的银行入账通知。

小张随后问遍了身边所有人,也没有找到是谁向他进行了转账。就在小张百思不得其解时,他突然又接到了另一条短信:对方在信息中表示,自己在银行转账时,由于不太会操作,转错了钱,把6000元钱转到了小张的银行卡上,其实这笔钱是转给儿子交学费用的,家里好不容易才凑够了这笔钱,希望小张能够归还。

出于对对方的理解,小张按照指示,把6000元钱转回到了“原主”的账户上。本以为此事结束了,但半个月后,小张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称小张在网站上借了钱,约定期限是15天,本金6000元,月利率2%,现在到期了,要求小张还款本金一共6060元。

由于自己根本没有借过任何钱,小张随后报了警。警方在调取了相关流水后,发现在半个月前,确实有人利用小张的身份资料和证件照片申请了贷款。原来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小张的个人信息,之后以小张个人的名义向网贷公司申请贷款。

公安人员表示,申请贷款的钱,当然会打到小张的账户上。之后骗子再以转错账的说法,请求小张把钱转给自己……

由于针对在校学生的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北国网记者通过警方梳理了不同形式的电信诈骗——

“网络刷单返利”

近期,一名在校学生收到手机推送信息,称刷单能拿佣金。该学生主动添加对方微信后,对方将事主拉进一个微信群。该学生根据群内“老师”教的操作,先赚取了约200元。之后被对方继续诱导刷单,对方称完成三笔优质单后会将三笔本金返还到其银行卡内。受害学生先后刷单5.1万元,一直未收到返还现金时才发现被骗。

“网络购物退款”

一通陌生电话打给在校学生,对方称事主在淘宝买的商品出现问题,可以退款给事主。事主便添加对方QQ群,对方在群内以各种理由要求事主转账,在该案中,受害学生分七次转账13.5万元给对方后发现被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