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21-05-13 08:53:33 作者: 编读往来

文不在长 有感就好

《今晚报》“副刊”4月22日第12版,发表了作者草予写的《旧书不厌百回读》一文,此文仅仅300余字,却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我想,这300余字的短文章,能够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原因在于此文写得非常深刻,给人有反复思考的余地。

文中提出一个让人振聋发聩的观点,就是什么是旧书?不必时间多长,“短短三五载,朝夕相处便足够旧了;如果只是闲置书案,数十载也可以崭新崭新。”非常精辟。许多时候,人们判断书的新旧往往只看经历的时间长短,却极少看书的主人阅读时间的长短,这是不全面的。书一旦搁置起来,摆在书柜里,成为展品,那就失去价值了。希望今晚报副刊经常刊发此类短文。

读者 尚水琳

让我们一起感受劳模的精神力量

感谢读者对“镜界”版的关注,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今晚报》一直在精心策划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相关选题,并向市民征集生动的文字及图片故事。崔宪伟是《今晚报》的功勋通讯员,常年为《今晚报》提供优秀稿件。今年,他为建党百年特别策划了拍摄“百名劳模的‘昨天和今天’”专题,并在“五一”前夕进行展出。谈起策划和拍摄过程,崔宪伟说,记录历史,是一个摄影人的责任。本报也是选取了图片展中106名劳模中的10位,将他们年轻时在岗位上的图片和年长以后服务社会的图片及事迹进行了编辑刊发,其中就包括张士珍、邢燕子、孙丽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劳模,通过这组图片故事,编者和读者都感受到了劳模们带来的精神力量。

出版视觉新闻部 刘 筝

为读者提供需要的、想看的服务内容

非常感谢热心读者荆一珊对《今晚报》“为您服务”专栏的肯定和鼓励,您的鼓励更加激发了我们走近百姓,从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今晚报》“服务”版一直力求贴近百姓生活所关切的问题,每周五期,针对天津市民读者关切的热点话题展开报道,记者们始终践行“真实、准确、易懂”的原则,针对热点话题第一时间联系权威部门和专家,进行细致的采访,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读者关注的,就是我们关注的;读者有疑惑的,就由我们负责探寻答案。您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惑,或者有更多更好的生活妙招,都欢迎您向我们反馈。我们将为您寻找答案,求真解惑,提供您需要的、想看的服务类内容。

民生法治新闻部记者 李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