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2021-05-13 15:42:52 作者: 1支新冠疫苗

近日大家都在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在广州

18-59岁以上人群可以在线上预约接种

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新冠疫苗】

可获取预约入口及预约指南等

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但有市民发现

去打疫苗的时候一瓶疫苗竟可以两人用!

是不是打错了?这样操作规范吗?

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昨日(5月11日)下午

广东省疾控中心特别回应疑惑:

这是刚上市的2人份包装的新冠疫苗

一瓶可供两人使用,不影响个体接种效果

Q

什么是2人份包装的新冠疫苗?

A

2人份包装即1支疫苗可以接种2个人,每瓶规格为1.0ml(2人次用剂量),每人次使用剂量为0.5ml。

Q

2人份包装的疫苗与之前有何不同?会影响接种效果吗?

A

2人份包装的疫苗,与1人份的疫苗,除了包装颜色和灌装剂量不一样,其他完全相同,不影响个体接种效果。

其实,还有很多疫苗都是采用多人份包装,比如:新生儿出生时在产科接种的卡介苗是5人份包装、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中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滴剂)是10人份包装、6月龄接种的A群流脑疫苗是5人份包装、6岁接种的白破二联疫苗是4人份包装。

所以,无论是疫苗的接种效果还是医生的操作技术,大家都无需担心,可放心接种。

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图源:摄图网-401866448

Q

2人份包装的疫苗有什么优势?

A

疫苗供应保障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新冠病毒疫苗生产能力受灌装、包装等因素影响较大,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各新冠疫苗生产企业将陆续生产单支2人份包装的新冠疫苗。2人份包装可提升疫苗的生产效率和供应量,让更多人都能早日打上疫苗,尤其适合当前大规模接种。

Q

2人份包装的疫苗也要打两针吗?

A

和单人份的接种程序一样,2人份包装的疫苗也需全程接种两剂次,两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大于等于3周(21天),第二剂在8周(56天)内尽早完成。

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Q

第一针打的是单人份新冠病毒疫苗,打第二针时可以用2人份的吗?

A

可以接种。当前本省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是灭活疫苗。如果您第一针接种的是灭活疫苗,不论生产企业是北京科兴还是中国生物,都可以在接种第二针时选择2人份的灭活疫苗尽快接种。

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图源:摄图网-401677838

Q

目前内地的疫苗对变种病毒的效果如何?

A

病毒的变异情况一直是国家和疫苗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病毒变异是一个全球都关注的问题,从全球对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疫苗失效。

我们的疫苗生产企业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的支持下,也会持续地对变异株进行监测和应对。不管怎么说,变异的病毒只是一部分,我国的疫苗已经明确了对普遍流行的毒株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大家应该在国家的部署下,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迅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Q

第二针不良反应率和第一针有差别吗?对于第一针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的人打第二针有什么建议?

A

偶合反应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预防接种后巧合发病,与疫苗接种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影响第二剂的接种。

如果接种第一剂后出现过敏反应,接种者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反映这种情况,经过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确定是新冠疫苗造成的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就是接种禁忌症了,无需再接种第二针了。

1支新冠疫苗打2人?广东疾控回应!但打第二针时要注意...

图源:摄图网(ID:501573235)

Q

第二剂“超时”就前功尽弃?为什么限定第二针要在3~8周内进行,提早或者推迟会怎么样?

A

和其他疫苗一样,新冠病毒疫苗后续剂次没能按时接种,迟种并不会影响保护效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指出,“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相应剂次即可。”第1剂不会白打,不存在前功尽弃的情况。

对于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后,短时间内人体可能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是不够的,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非常短。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有了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存在,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来说一般认为是21天,所以需要间隔不少于21天接种第二剂,提前接种应视为无效接种。

Q

有消息称新冠病毒疫苗5月要收费?

A

此为谣言,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个人不承担成本和接种费用。在居民知情、自愿情况下,接种费用都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