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骗术话本 骗子专门对付高学历的人

2021-05-18 17:37:07 作者: 升级骗术话本

案例:不久前,太原市反诈骗中心通报了这样一起电诈案例。男子姓徐,硕士学历,因为遭遇电信诈骗被骗49万元后,向警方报警。事情本该就此结束,但就在徐某报警仅仅数小时后,他再次来到派出所“求助”。原来,因为“不死心”的缘故,徐某被骗后再次与骗子交流,自认可以将钱款讨回的他,再次被对方用同样的方式骗走13万元。人们常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作为一名学历颇高的硕士生,徐某做到了,仅仅相隔数小时,徐某共计被骗走62万元钱款。

“防骗能力与学历没有直接关系,这和我们很多人想得不太一样。现实情况是,骗子还专门喜欢骗高学历的受害人,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往往更好。”警方表示,现如今电信诈骗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那些动辄就能骗数十万、数百万元的骗术,回头看看也并非高明缜密。但即便如此,骗子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得手,这些受害人中,不乏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或是某些领域的专家学者。分析其中原因,骗子利用人们心理弱点“科学定策”的诈骗手法不得不谈。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在掌握受害人的大量个人信息后,骗子团队中会有专业人士制定骗术话本。在行骗过程中,骗子的团队成员还会依据分析部门提供的受害人心理拼图,随时改写或升级话本。

除了高学历,退休人员这个群体也不得不提。警方表示,作为中老年人,此群体成员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对于新事物尤其是电信诈骗的了解也比较欠缺,所以中老年人在生活中比较容易被骗。

目前针对此类人群的骗局主要包括:保健品骗局,诈骗分子打着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专门租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产品”,夸大产品的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中奖骗局,诈骗分子总是以各种“年会”“公司周年庆典”“特殊会员”等方式,想方设法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中奖“幸运者”,或者以免费送老年人礼物,让老年人交个人所得税等理由,拨打老年人的电话或发送短信;“温情”骗局,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装孙子,“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

提醒:学历再高,也只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衡量标准,它与防骗技能无关。通过上述数据,我们更应该透过个案来反思,一方面,广大市民要联合相关部门一起持续发力,严厉打击身边的电信诈骗行为,织密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网。另一方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普及反诈骗知识的宣传。我们关注被“电诈”案件的目的,都该是打击诈骗分子,诈骗案的是非本就很分明,受害者不能再落入“有罪论”的泥潭了。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