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赤子 ——追记已故雕塑家吴树华

2021-05-26 08:50:15 作者: 大河赤子 —

当时的吴树华,在河南雕塑界享有盛誉,是河南省美协副秘书长,副处级干部。1988年6月,他调入位于邙山的黄河游览区变成普通员工,没房没车,唯一的福利是在往返市区和邙山的班车上,保证有他一个座位。

命运并非偶然,而是选择使然。吴昊说:“我们家人觉得很自然。父亲一直说,你一生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画家王刚说:“他去得很坚决。他清楚知道,这个历史机缘,错过就不再有了。”

吴树华成了邙山人,而原以为三五年能建成的巨塑,直到2007年才得以揭幕。

作为一名处于黄金创作期的雕塑家,吴树华放弃城市的繁华,在邙山脚下50余平方米的工作室一待就是20年。“房间很朴素,有两个老式木窗,铺着木地板,有书柜、工作台和小床。他完全不在乎工作条件,一心投入二帝像的创作中。”他的另一个学生、油画家赵皓滢回忆说。

雕塑放在山头上,尺寸再大也难与一座山比。怎样让巨塑与环境不产生对抗呢?

吴树华偶然看到一部电视剧的片头:一座苍莽山巅,升起巨大头像,渐渐与山体合而为一。吴树华愣住了,天人合一,这不就是中国哲学追求的崇高境界吗?

如被电击,他想起普希金的诗句:“当你以崇高的心灵/向冥想的境界追求……幻景在你眼前/在美妙的朦胧中更替/灵感的迅速风暴/直令人感到毛发悚立。”

灵感风暴洗礼下,他迫不及待用毛笔在素描纸上画下了“二帝”与山体合一的构想图,这一突破性的创意,让炎黄巨塑与山河同在的“永恒之梦”,有了实现可能。

初稿经多方专家十余次论证,又经3次放大,进入定稿制作。

“1990年,20厘米高的小泥稿放大10倍到2米多高;1992年,又放大到5米高;2004年,再次放大到9米多高。定稿做好后,工程建设拉开序幕,2006年完成高51米的主像。”炎黄巨塑制作的技术难度极大。多次放大后,后一稿很难超越前一稿,每一次突破,吴树华的学生兼助手虞晓明都铭记于心。

吴树华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源泉,在黄河边立起二帝巨塑,作为艺术家责无旁贷,他必须自觉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

他极度简化了二帝的头型发饰服装,将艺术表现力集中到面部上。他提炼出二帝不同的性格特质:黄帝大气英俊、霸气刚猛,炎帝质朴温和、慈祥睿智。

“巨塑每只眼睛长3米,由大块石头砌成,要刻画出动人的眼神,相当考验雕塑家的功力。”虞晓明回忆说,“吴老师当时六十七八岁了,工地搭建的脚手架超过54米高,他需要不时爬下脚手架,站在远处回望,再用对讲机和工匠沟通。”

炎黄二帝巨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吴树华设想,巨塑脚下的炎黄广场也应如是。他借鉴北京天坛承天接地的浩然大气,15万平方米的炎黄广场,从二帝像的山脚下向北延伸,分三级直达黄河边,打通了环境艺术、大地艺术、公共艺术。广场不设围墙,大地即是广场,广场也是大地,无边无涯。

耗时20多年,黄河边的吴树华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但他不是西西弗斯,他的作品,推上去,立住了。

一个梦

吴树华追寻着一个永恒之梦,带着对故土和黄河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向炎黄二帝巨塑。

1984年,在吴树华指导下,几位青年雕塑家共同完成了高7米的《青春》雕塑。它成为改革开放后省会郑州的第一座雕塑。这一时期,吴树华的诸多作品均标以“合作”,这正是他虚怀若谷、培养后进的情怀体现。

作为中原雕塑界的拓荒者,1973年,吴树华在几间简陋的平房里,开办了河南第一个职工业余雕塑培训班,他带学员骑自行车到20公里外的黄河边挖淤泥,自己动手用木头做雕塑台,“吴老师带我用黄杨木做大中小号刮刀,还制作了20余种工具,我珍藏至今。”虞晓明难忘与老师相处的每个细节。

张松正跟着吴树华,从郑州电缆厂工人成长为郑州雕塑壁画院院长。他反复对记者说:“我一直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事做人。”

那些年,吴树华竭尽心力培养和影响的年轻人,如虞晓明、李宗初、崔国琦、沈琍、张松正、曹长安、耿泉生、张绍禹、单宏栓、卞瑞志、马亚非等,都已成长为河南省美术界的中坚力量。沈琍更是从普通女工成长为西安美院的教授。

今天的郑州,有了专业的雕塑壁画院、雕塑艺术馆、雕塑公园,这是吴树华为之奋斗的美好时代。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杰如是评价:他是河南雕塑界重要奠基人之一。

张松正说:“吴老师有求必应,给多位朋友和弟子都做过头像,唯独没有给自己做过。他暖如炉火,让我们至今仍感受着那份光和热。”

尾声

有人说,艺术家的作品会不会长存,就看他们会不会活在那些从来不认识的人心里。

当炎黄二帝巨塑、中华魂——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群像每天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炎黄子孙瞻仰和缅怀时,设计创作了这一华夏文明历史纪念碑的艺术家,理应被后人永远铭记。

吴树华生前曾言自己有四幸:生于河洛,学于长安,明志湖南,奉于中原。

他的一生创作极丰,却未给自己留下一座小像;

他的一生成文极少,却在一篇300余字的短文《速写里的记忆》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当艺术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时,我会产生一种使命感,这是艺术家真正感到的幸福。”

初心不改,恒心不怠,痴心不渝,吴树华无疑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有黄河倾听,有大地为证。

编辑:张馨予

2007年4月8日清晨,罕见的浓雾笼罩着邙山,如天幕般把炎黄二帝巨塑遮盖得严严实实……揭幕典礼开始,云开雾散,二帝巨塑迎着春日晨曦现身,现场的人们欢呼雀跃。

此时,吴树华是淹没在人海中的、一个微笑的69岁老人。

盛大揭幕典礼上未提及他的名字。主席台上也无他的位置。朋友担心他,他却很坦然:“不重要,像立起来就可以了。这个作品,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王仁民先生的力倡,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很难圆满竣工。”难怪殷双喜感叹:“像他这样的人极少极少。”

有心人会发现,从1992年到2004年,二帝巨塑工程处于停滞阶段。12年停滞期,让吴树华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