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鲁敏参加中外记者见面会:用写作接通巨变的时代

2021-05-26 21:02:57 作者: 江苏作家鲁敏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文学界党员代表围绕“百年路·新征程:文学的使命与责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鲁敏作为唯一的江苏文学界代表,参加了此次见面会。

面对中外记者,鲁敏坦言自己并非文学科班出身,“我最早学的是邮政通信管理,18岁就开始工作,先后做过营业员、团总支书记、企宣、秘书、行业记者等等,但在做所有这些工作的同时,我心里面一直有一种朦胧的想法,想找到一条通往他人和世界的途径。直到25岁我才摸索到了文学这盏灯。我一直记得当年那个下午,我站在窗外,看了很长时间外面的人,很多陌生人走来走去,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我就转回去在我的电脑上,打下了我作为写作者的第一行字。到现在,我写作有20年了,出版了30多本书,获得了不少的读者,也获得了包括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在内的各项大奖的鼓励。”

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鲁敏的写作一直与时代绵密交织,甚至以“零时差”的方式与现实世界并存。一如鲁敏所言,她是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亲身并且全程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巨变,她的创作也真正做到了“文变染乎世情”。她最初写老家、写乡村生活,后来写生活在城郊接合部和厂区的年轻人,最近几年,她又开始关注物质极大丰富后人们面临的精神困境。在上一部长篇小说《奔月》里,她剖析出人们耽于固我又渴求打破与飞升的精神矛盾;在她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梦境收割者》里,焦虑和追逐拼接成表象元素:借助上山修隐来驱逐内心虚空的居士,大到社会小到家庭层面的“原子化”倾向,媒体人深入骨髓的“十万+”幻想……

触觉敏锐的鲁敏总能捕捉到时代心理的微妙变化:“比如最近,我注意到很多的企业家,不管是大企业家还是中小型企业家,他们有了慈善和公益的想法,并且身体力行地做了很多反哺社会的事情。我听说了以后真的蛮有感触的,这是时代走到了一个点以后才会出现的变迁,所以我最近在构思一个作品,想写中国人财富观和金钱观的变化。”

作为“阅读重度爱好者”的鲁敏,对年轻人有怎样的阅读建议?鲁敏建议读者们读一点“冷书”:“冷书当然是经过时间洗刷沉淀下来的经典和人类的智慧。它的内容可能有点硬核,不那么好读,有点难为自己,却是我们真正应该读的东西——啃一些难啃的书,才能维护我们精神的强健有力。相反,面对海量的视觉产品,我们要有判断力和自制力,要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面,给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喂点好东西。”

对写作者来说,鲁敏则建议不仅读“有形之书”,也要读“无形之书”,“要有对你自己所处的时间空间的阅读:时间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空间就是你所在的国度。对你脚下的这片土地、你所置身其中的生活,你要去凝视它,阅读它,然后书写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