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和治疗犬志愿团队参与志愿服务 /受访者供图
“我这周要带着狗狗到社区给老人做心理辅导,月底的志愿服务也是和狗狗一起做,要去北京……”这个一直介绍自己公益服务行程,而且每个公益活动都得带着狗狗一起做的人,叫吴起,是国内公益治疗犬发起人,培训狗狗充当辅助治疗的“专才”。
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症、精神障碍、白血病……这些特殊群体都是吴起、志愿者和他们的志愿狗狗服务的对象。
现在,吴起的治疗犬公益服务足迹遍布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吴起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的规模超过上万人。未来,他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城市开展动物辅助治疗项目。吴起说:“我们希望用生命的力量感染生命!”
一次偶然:
狗狗打动了自闭症儿童
“叮铃铃铃……”9年前的一天,吴起接到一个电话。当时他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大的宠物店,平时在电视少儿频道兼职做节目,并且在“爱宠”届已经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他接到的电话来自于少儿频道的编导,受5岁的小鹏(化名)妈妈之托,想要带小鹏近距离体验训练宠物。
吴起听说小鹏很内向,但是对狗狗尤为钟爱,便答应了这次邀约。那个周末,吴起带着自家狗狗“朗朗”,和小鹏他们约在了南京中山陵附近的草坪,“欣赏”吴起的“训狗神技”。
“当时只是听说孩子不太爱说话,”但当吴起接触到小鹏时便发现,小鹏不仅仅是内向那么简单,“跟他打招呼他没有回应,也不跟我对视。”
在小鹏妈妈的“普及”下,吴起第一次听说了“自闭症”这个群体。从没和自闭症儿童打过交道的吴起心里犯起了嘀咕,出发前他没想到当天的“任务”居然如此艰巨。就在他难以打开和小鹏沟通的局面时,一旁“待命”的朗朗却首先做到了。
小鹏对朗朗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顺着小鹏的兴趣,吴起示范了几个动作,和朗朗做起了互动。原本毫无回应、反应的小鹏甚至学着吴起的样子,模仿了起来,这让小鹏的妈妈都感到十分意外,不停向吴起道谢。
“其实,简单的动作模仿,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已经很困难了,这也是后来我深入了解到这个群体之后才体会到的。”吴起说。
认识小鹏之后,吴起开始研究起了自闭症儿童。他惊讶地发现,这个群体全国竟然有200多万人,联想到小鹏和朗朗的互动,他的脑子里出现了让狗狗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初步想法。随后,他在网络上查找了大量资料,原来早在三四十年前,国外就做过类似的尝试,狗狗不仅仅是一个陪伴型宠物,更是能辅助治疗的功能性动物,但在国内这个领域仍是空白。
“既然别的国家已经有先例了,我们国家没有,那我就来做第一个。”
于是,吴起成了国内首位治疗犬培训师,边境牧羊犬朗朗,则成为国内第一只治疗犬。
以往对犬只的训练更多的是社会化、才艺型的训练,但为了承担辅助治疗工作,面对随时可能失控的自闭症儿童,狗狗们还要经历脱敏训练。
尖叫声、拉扯、随处跑动……这些自闭症儿童容易发生的状况,对于狗狗们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
有了对朗朗的训练经验后,吴起更是把这一套训练理念“倾注”到了他的宠物店其它狗狗身上,经过半年时间的训练,他培训出了将近50只具备辅助治疗能力的狗狗。
持之以恒:
治疗犬走进各地特殊学校
光说不练假把式。经过训练之后,吴起和狗狗急需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也很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群体。
他们走进一家又一家特殊学校、福利机构,却都被挡在门外。有人觉得用狗狗来干预治疗实属“鬼扯”,也有人担心狗狗可能存在攻击性,潜在危险更大于治疗效果。
直到有一天,机会终于降临。通过朋友的介绍,吴起联系上了一家特殊幼儿园的园长。这位园长竟然是位“怕狗人士”,可园长却鬼使神差般地答应了和吴起的见面。
吴起带上朗朗去和园长开会,一进办公室,园长便靠着墙走路,要求吴起一定要看好朗朗。
“我们也研究了怕狗人士的心理,他们大多都是害怕动物的牙齿会伤害他们,所以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风险的规避。”吴起说。
吴起在向园长介绍治疗犬的理念之后,想办法让园长和朗朗来了个“亲密接触”,而园长也在吴起的引导下,从不敢触摸到小心试探,再到后来完全信任,园长终于点头通过了吴起的方案。
但吴起和他的治疗犬们想要真正走进特殊学校,还需要过任课老师和家长两个大关。为了克服难关,吴起和他的团队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每天步行往返一个小时,带着狗狗们在超市门口、学校门口、商场门口等等一系列环境地形复杂的区域,“蹭” 着做狗狗的脱敏训练,确保治疗犬们能够在关键时候不出岔子。
“之所以说‘蹭’,也是因为我们缺乏脱敏性训练的场所,这也是我们很大的困难。”吴起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连幼儿园里最怕狗的老师最后都被治疗犬们“征服” 了。“朗朗”“尤达”“多比” ……第一批治疗犬走进了特殊学校,走到了自闭症儿童的身边。
吴起和他的团队开始设计相应的课程,让狗狗做为沟通对象,帮助有沟通障碍的孩子练习沟通的能力;让狗狗作为陪练,通过扔球、扔飞盘的游戏,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通过抚摸、投喂狗狗,帮助孩子进行握拳、伸手、模仿等能力的训练。
多次实践下来,效果非常不错。直到现在,吴起都仍然保持每年到这家特殊教育幼儿园进行志愿服务。
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渐渐的,吴起开始在公益事业里深耕了起来,足迹也遍布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
走上正轨:
帮助对象扩大到白血病儿童
从一开始吃“闭门羹”,到后来逐渐有人主动找上门来,甚至还有媒体对他进行报道,在自闭症儿童的辅助治疗领域,吴起开始有了名气。吴起感到很欣慰,也赢得了他父亲对他的认可。
“我从游戏行业到宠物行业,父亲一直对我很不满意,觉得我不务正业。”父子两人的关系僵化了快8年,几乎没说过话,直到关注到吴起开始从事公益事业,父亲才渐渐地正视起了吴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