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航)今天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季启明说,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今天上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包括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及试(实)验;综合评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协调性,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组合体状态稳定,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季启明表示,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同时,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此外,还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解读
在轨期间完成四方面工作
根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总体安排,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季启明介绍,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此外还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航天员训练超过6000学时
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合航天员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了6000学时。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各项准备。
在空间站可享受“三居室”
今年4月29日和5月2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分别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季启明介绍,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已按计划完成了9类42项测试。截至今天,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已在轨运行17天,目前状态良好。经分析确认,组合体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航天食品方面,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航天员还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本报记者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