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带动妇女家门口就业

2021-06-17 07:56:02 作者: 扶贫车间带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宋洁

6月10日,夏日午后,烈日炎炎。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社区,梦心缘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平车声此起彼伏,30多位妇女在埋头缝纫衣服。

“我们的订单多得很,姐妹们忙都忙不过来,有时候还要加班。”合作社法人代表李美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工作的搬迁妇女固定的就有36人,灵活务工的还有16人。

“做了20来年的缝纫工人,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办起了服饰加工车间,我实现了创业的梦想,也给乡亲们多找到一个活路干,大家在新家都越过越好。”

李美珍是一个42岁的苗族妇女,心灵手巧的她自结婚后,就与丈夫戴清阳带着孩子在浙江等地做缝纫工,挣的钱勉强够维持生活开支,家里的瓦房因为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2017年6月,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李美珍一家四口人从普安县罐子窑镇红岩村燕子头组搬迁到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社区,孩子在附近上了学,李美珍两口子心里很高兴。

“刚搬到兴义,我和一同搬来洒金的许多妇女参加了市妇联组织开展的三期25天的‘绣娘’培训,我们又到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深造,我们掌握了刺绣、手工盘扣等基本技术,也学会使用电子缝纫机制作成衣。”

看着那么多姐妹学会了手艺,李美珍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她积极争取在家门口开办扶贫车间,带着搬迁来的妇女们制作服装。

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沟通,提供一个300余平方米的门面给她们作为生产车间并免除3年房租。李美珍夫妇带领几位姐妹,购买了电动缝纫机和相关设备,成立梦心缘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搬迁妇女开展刺绣、手工盘扣、服装加工及销售工作。

几年来,梦心缘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已有电动缝纫机30台、锁边机7台、双针机1台、坎车1台。“我们从外省接订单,不愁没活做,姐妹们是计件算工资,平时家里有事可以回去处理。”

陈芳是合作社的操作能手,每个月工资都在6000元左右。“李姐带着我们踏踏实实地干,合作社的订单越来越多,我们干起活也更起劲。”

如今,有意愿到合作社做工的人越来越多,李美珍准备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搬迁妇女就业。 2021-06-17 00:00:00:01849510http://szb.eyesnews.cn/pc/cont/202106/17/content_18495.htmlhttp://szb.eyesnews.cn/pad/cont/202106/17/content_18495.html11扶贫车间带动妇女家门口就业/enpproperty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