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盼望过街天桥有电梯

2021-06-20 12:22:27 作者: 老年人盼望过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2021年5月29日,《文摘报》刊发文章——“人行天桥,别让老人望而却步”。文章讲的是,上海市两位人大代表反映,人行天桥(过街天桥,以下同)没有电梯,行人尤其是老年人很不方便的问题。其实不只是上海,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恐怕不少都会有这个问题。有调查显示,北京市过街天桥就有480座之多,装有电梯的没有几座,这当然给来来往往的老年人带来许多的不方便。

就以我家附近的回龙观农场桥为例,2019年上半年,交通瓶颈农场桥桥面加宽了,但将下桥往东不远处的斑马线盖上了沥青,设置许多年的人行横道被拦上了。这样一来马路北边的居民过马路到南边就很不方便了。就此问题我拨打了“12345”,很快昌平区公路局吴同志有了反馈,他具体地说明了取消人行横道的“理由”。我说:“多年来此处一直设置人行横道,画有斑马线,主要是北边住户多,南边有不少商店,还有七八条公交线停靠站,也是去城铁龙泽站的必经之路。现在没了人行横道过往群众就不方便了,特别是老年人,拉着小车去超市买菜,要从东边120米开外处过街天桥走,上两层台阶,第一层二十五阶,第二层十八阶,一共四十三阶,下来还要迈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台阶,第一层十八阶,第二层二十四阶,一共四十二阶。一上一下八十五阶,不要说老年人拉着小车载着菜,就是空手上下也够费劲的。特别是雨雪天气,老年人过马路,不是望着天桥兴叹,就得两只手拽着扶手,一层一层挪……现在斑马线盖了,人行横道没了,不少人仍在擦着栅栏缝儿、隔离墩间隙,寻机横穿马路,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过马路,车等人,人躲车,影响车辆通行不说,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吴同志耐心地听完我的陈述后:说“我们观察过,我还用脚步量过从原来一下桥的斑马线到天桥的距离,看到了没了斑马线后人们仍然从西边原人行横道和东边天桥下的两处缝隙横穿马路的情形。同时也发现东边天桥下横穿的多数是老年人。有的老年人提起裤腿露出膏药,说腿脚有毛病,上下天桥很不方便。”我说:“现在是老龄化社会,各种建筑设施要考虑‘适老性’。还有解决社会上的各种问题都要‘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治理交通尤其如此。”

吴同志没有反驳我的意见,表示向领导汇报。过了一天,6月12日,又是下午五点半左右,吴同志回电话说:“向领导反映您的建议,加装电动扶梯,涉及不少部门,还有资金问题,等等,很困难。”我说:“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也比现在多处动工的老楼加装电梯要省事一些,老楼安电梯,涉及物权法,一个单元有一户不同意就很难办成,但在市里大力推行‘适老化建设’的政策指导下,在各方努力下,现在全市有500栋老楼中有不少在加装电梯。至于资金,回天地区三年改造计划中不是有近两百亿投入吗,怎么也能挤出点加装电动扶梯的钱!”我还建议到朝外大街看看,多年前哪儿就有一处过街电动扶梯,如果还在运转,不妨参观参观。吴同志说回去再商量商量,以后多沟通。末了,我一再鼓励吴同志,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多多加油!我也表示,共同合作,努力促成这件事。

就在我和吴同志讨论上述问题的时候,6月13日、16日、17日三天的北京晚报,都用大字号通栏标题和几乎一个整版的版面,刊发文章,讨论“如何让行人更安全、更方便地过街”问题,涉及的重点人群是老年人和儿童。6月13日10版的大字号通栏标题是:“斑马线上加护栏,让过不让过?”6月16日04版刊载的是“关注过街天桥系列报道(1)”,引题是“樱花东街在建过街天桥意外引发各方争议”,主标题为“建还是不建众人桥边有话说”。而6月17日09版的大字号通栏标题是:“城市‘小’改造听孩子的”。看过这三天有关报道的标题,不难体会出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16日的文章中明确表述:“近期市规划自然委正在开展……的规划研究工作……对确需立体过街的路段,优先考虑地下通道过街形式;新建天桥也要求增设垂直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有效改善行人立体过街条件,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过街形式。”

6月18日晚,我将晚报报道要点用短信形式发给吴同志,并提出按市规委意见,在封堵农场桥人行横道就应同时考虑修建地下过街通道,当时错过了,现在应该在东边的过街天桥加装电梯,“不能一错再错了!”吴短信回复表示,“认真阅读晚报,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共同努力!”。就在我和昌平区交通局吴同志电话沟通期间,农场桥东一段路上的隔离墩间隙、栅栏缝儿,全都堵死,也就是行人再也不能寻机找隙、挤缝儿横穿马路了,要过马路只有天桥一条路。

我之所以用上述一片文字,具体叙述了和交通部门人士讨论一座过街天桥加装电梯的事,主要想说明:一是过街天桥加装电梯的必要。二是交通道路车水马龙,究竟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这涉及到一个“以人为本”的基本观念问题。回龙观农场桥东的斑马线取消,就是典型人让车,且人让了车又没有给人一个好的出路。人人都会变老,家家都有老年人。在北京“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做任何事情应该要想想“适老化”这个十分现实的大问题。三是过街天桥修好后再添加电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全市四百多座过街天桥都加装电梯,那就是不小的工程了。然而,从另外角度说,有新的工程开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拉动经济呀!

过街天桥加装电梯,不光是老年人的期盼,也方便过往的残障人士和天天背着重重书包上下学的少年儿童。这是一项关乎广大弱势群体的德政工程,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给过街天桥加装电梯。(李守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商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来源:全国产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