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萨蛮》,据传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佩挂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 《西江月》,原是唐教坊曲,得名源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 《风入松》,乐府曲,从古琴曲《风入松》而得名。
- 《蝶恋花》,唐教坊曲,采用梁简文帝的乐府中“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 《忆秦娥》,因为李白写的词有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词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 《念奴娇》的名称本源于唐朝一名善歌的歌妓念奴,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词,首句是“大江东去”,故又称《大江东去》,还叫作《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一句是“一樽还酹江月”。
-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
- 《舞马词》咏的是舞马
- 《唉乃曲》咏的是泛舟
- 《渔歌子》咏的是打鱼
-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
- 《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
- 《更漏子》咏的是夜
古代诗词的词牌名,如破阵子、如梦令、清平乐等,这些词牌名看起来都没有实际的意思,好像随便的几个字平拼凑出来的,请问它们按照什么标准来制定的?
答:通俗地说,词就是歌曲里的歌词,而词牌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固定曲式调式结构的曲谱的名称。写词就是把词填到一个固定的曲谱中,所以写词又叫填词。
每个词牌的得名,应该都有其发展渊源。尽管当初的得名有某种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并非是随心所欲地凭空拼凑,而是有其缘由的。
以乐曲的名称作词牌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以词的题目作词牌
补充
破阵子
《破阵子》的来由也很有意思,大唐建国后,其雅乐兼收并蓄,将南乐北乐融于一体,协调“吴楚之音”和“周齐之乐”,且引进龟兹、天竺、西凉、高丽等外方音乐。其中开盛唐音乐风气之先的《秦王破阵乐》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聚合四方雄浑苍茫的气势。这是初唐一部真正的交响诗音乐剧,著名的歌舞大曲。主要是歌颂太宗的英勇战绩,太宗亲自设计舞阵,命乐工穿上铠甲持戟练习。奏乐起舞时,“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每每看到这里,太宗都会离席,忍不住要与众人共舞。那样的场面一定让人热血沸腾。
后来就有人把其中的乐段填上词演唱,开始是长调名《破阵乐》,再后来,取其中再短,名为《破阵子》,“子”就是指短小罢了。
清平乐
《清平乐》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据《唐书》载南诏有清平官,司朝庭礼乐。此调因此官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