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千里的意思◥
形容水奔流直下,通畅快速。语本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後亦用「一泻千里」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或比喻快速下降且持续不停。△「一落千丈」
◣一泻千里的典故来源◥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据《全唐诗.卷一七一.李白》引)淮南望江南1>,千里碧山对。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宗英2>佐雄郡,水陆相控带。长川豁3>中流,千里泻吴会4>。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
〔注解〕(1)淮南望江南:分处淮南道和江南道,隔江相对。唐太宗贞观时代以「道」区分天下,其中淮南道与江南道中间隔着长江,以北为淮南,以南为江南。(2)宗英:族中杰出的人。(3)豁:音ㄏㄨㄛˋ,割裂、裂开。分割成二地。(4)吴会:指吴地,地在今江苏省。
◣一泻千里是谁的典故 一泻千里典故解析◥
「一泻千里」意思是水势奔流直下,通畅无阻。词目中的「泻」,即有水势向下急流之意,所以会用「奔泻」、「倾泻」来形容水势。当水势极大时,水流就可以绵延而畅通无阻。在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中,看到诗人用「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来形容他与从弟二人分处两地,虽仅一江之隔,却彷佛有千里相对之遥。正因长江自穿过三峡後,即一路宣泻而下,诗人用「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来形容滚滚长江,畅行无阻地奔流千里到东海,所以诗人眼前的形单影只,藉滔滔而下的东逝水实景,发抒因山川的阻隔而「知音不易得」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中的「千里泻吴会」诗句,就被认为是「一泻千里」的典故来源。後来「一泻千里」用来形容水奔流直下,通畅快速;亦用来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後世也有用「一泻千里」比喻行情快速地下降。
Yi Xie Qia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