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培莹。2000。〈被误解的本土现代主义者:欧阳子作品初探〉。硕士论文,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纪姿菁。2007。〈论现代主义旅美女性小说家:以欧阳子、丛苏、陈若曦、李渝为研究对象〉。硕士论文,东华大学中国语文研究所。
- 当代文学史料系统。http://lit.ncl.edu.tw。
- 欧阳子。1967。《那长头发的女孩》。「文星丛刊」261。台北:文星书店。
- 欧阳子。1971。《秋叶》。「向日葵文丛」19。台北:晨钟。
- 欧阳子。1978。《移植的樱花》。「尔雅丛书」37。台北:尔雅。
- 欧阳子。1988。《生命的轨迹》。「九歌文库」249。台北:九歌。
- 欧阳子。1976。《王谢堂前的燕子》。「尔雅丛书」14。台北:尔雅。
- 欧阳子。1998。《跋涉山水历史间》。「尔雅丛书」54。台北:尔雅。
-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着,欧阳子译。1972。《第二性:形成期》(Le Deuxieme Sexe.)。「晨钟新刊」42。台北:晨钟。
- 江宝钗。1994。〈论「现代文学」女性小说家:从一个女性经验的观点出发〉。博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 纪姿菁。2007。〈论现代主义旅美女性小说家:以欧阳子、丛苏、陈若曦、李渝为研究对象〉。硕士论文,东华大学中国语文研究所。
- 董淑玲。2002。〈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小说观念之形成与实践〉。博士论文,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 蔡雅薰。2001。《从留学生到移民:台湾旅美作家之小说析论1960-1999》。「论文类」16。台北:万卷楼。
欧阳子写作文类包括散文、小说和评论。小说以分析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见长,善用讥讽的手法,将人性各种隐藏面呈现出来,予人强烈的感受;散文亦格调明朗,简捷俐落;在欧阳子的小说作品上,从语句的锤链、精神分析式的人物塑型,到气氛的整体营造,都见证了1960年代的现代主义派的文艺特色。特别是对於女性主体的描写与道德人性的边际,有着高出同侪的掌握,〈秋叶〉中的儿子与父亲晚年新婚仅仅长他9岁的「母亲」间的关系,那种既挣扎又陷溺的距离,让读者感受到礼教与人性的矛盾与冲突;而〈魔女〉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母亲形象,母亲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向女儿下跪,要求成全。小说题材与译述西蒙波娃的《第二性》第一卷成为女性主义的先声。
违逆伦理的情慾小说主题,使得欧阳子和《现代文学》其他的作家一样,在1970年代初期遭到文艺界严苛的「批判」,促成欧阳子走上以新批评为主轴的批评理论的思索与实践,具体的成果是评论集《王谢堂前的燕子》。该书以细读的方式,解析白先勇的《台北人》,证明阅读应探究主题思想与小说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是否组织严谨,如人物、情节、主题、语言、语调、气氛、观点等等,而不对作者表诸作品的思想或人生观下道德的判断。在新批评的引进与影响上,欧阳子可以说与颜元叔比肩。
中文关键字: 秋叶 , 王谢堂前的燕子 , 文学评论 , 新批评 , 女性主义
英文关键字The Leaves in Autumn , the Swallow in the Great Hall , Literary Review , New Criticism , Feminism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