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
2011-12-03 09:51:16   来源:   点击:

    诗人。本名莫洛夫。1949年随军来台,1953年政工干校第一期毕业,1954年在高雄与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1957年12月出版诗集《灵河》,早期诗作追求「新民族诗型」,以表达个人情怀为主,曾受徐志摩、艾青、冯至的影响。1958年6月,由於阅读方思翻译的里尔克诗作,以〈我的兽〉进入现代诗创作期。1959年在金门开始构思《石室之死亡》,至1965年1月集结出版,共得64首。洛夫在该书序文中,强调艺术之创造性、虚无精神与存在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和纯粹性。叶维廉曾说,《石室之死亡》的语言策略,「不是虚幻现实的描摩,而是把中国现阶段历史由文化放逐、文化虚位和政治社会情结所造成独特的『孤绝』的复杂性中反映出来」。

    1965年底,洛夫奉派越南战地服务,诗风渐趋清明。复以时代之风转移,1969年10月组织「诗宗社」,主张「现代诗归宗」。1970年更否定超现实主义,改以「纯粹」自诩,但所凭诗论不离朱光潜。1972年发表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其民族诗风的代表作;1974年出版诗集《魔歌》,诗艺终臻成熟。颜元叔曾说:「洛夫的诗有才气,有魄力;语言的运筹显得大胆,刻意创新」,但「结构崩溃,是洛夫诗篇中常有的现象」。整体而言,洛夫对於台湾现代诗的推展,是在语言的表现和技巧的实验上。1993年出版《隐题诗》,着重於形式上的设计创意。 1996年移民加拿大,2001年完成3,000余行长篇诗作《漂木》,学者简政珍赞其「从第一章的漂泊到最後一章面对『空』的思维,整首诗绵延成一个虚实相济的结构」,堪称力作。

    中文关键字: 台湾文学 , 现代诗 , 创世纪

    参考资料

    1. 颜元叔。1972。《文学经验》。「新潮丛书」14。台北:志文。
    2. 萧萧编。1991。《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诗之华论典」1。台北:诗之华。

    延伸阅读

    1. 洛夫。1965。《石室之死亡》。「创世纪诗丛」。台北:创世纪诗社。
    2. 洛夫。1974。《魔歌》。「中外文学丛书」3。台北:中外文学月刊社。
    3. 洛夫。1988。《因为风的缘故》。「九歌文库」256。台北:九歌。
    4. 洛夫。2001。《漂木》。「联合文学」263。台北:联合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猎女犯
下一篇: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