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淑。2005。〈台岛诗人洪弃生的文化意识及身份认同〉。收於《叶嘉莹教授八十华诞暨国际词学研讨会》。天津:南开大学。
- *余美玲。2008。〈幻灭蓬莱:洪弃生诗歌中的遗民世界〉。收於《日治时期台湾遗民诗的多重视野》。台北:文津。
- *李知灏。2006。〈殖民现代性初体验:以洪弃生「寄鹤斋诗集」中日治时期社会诗作为研究中心〉。《彰化文献》,7:61-80。
- *程玉凤。1997。《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
- *陈昭瑛。2000。〈儒家诗学与日据时代的台湾:经典诠释脉络〉。收於《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台北:正中。
做为鹿港在地的遗民文人,洪弃生对割台弃地有深刻体验,《瀛海偕亡记》记录了殖民与抗日的乱象惨状,〈台湾土匪纪事〉、〈台湾沦陷纪哀〉等诗篇展现了历史的悲愤与荒谬。〈台湾哀词〉则以恢弘的骈丽文体,强烈传达遗民的哀痛与绝望。他以诗文见证了乙未割台的历史钜变,交错陈述台湾与中国的悲惨景象,赢得「台湾诗史」的称誉,可以视为殖民地台湾的弃民论述典范。
一生坚守遗民气节,诗文常出现招隐、游仙、忧愤、游历山水等符码与题材。中原是他诗文里的文化原乡,故国神游与历史怀古组成了他的诗歌精神。他对台湾山海的写作,藉由蓬莱乐园式想像,展现独特的地方意识。台湾沦陷,乐园变成「洪荒世界」。他怀用世之心但不许为世用,本欲游仙却不能摆脱尘世的矛盾挣扎,最後坠入鸦片的自我麻醉世界。
但对於日本殖民统治,公然以诗文展开强烈的殖民现代性批判。对殖民者一连串的市区改正、政策制订、现代卫生建设与措施,进行类似「病理」切片的写作,暴露殖民统治带来的种种破坏,强调空间的衰败、沧桑与废墟感。针对殖民政策与制度的批判,有〈入市书所见〉、〈米贱感赋〉、〈洋关行〉等作品。〈检疫行〉突显「检疫」观念的突兀、怪诞且凶暴,〈公医行〉呈现被殖民者身体与精神遭到强行置入的管理。
洪弃生对现代性体验的消极反应,其实早在清领时期已浮现。他有着「尊王攘夷」思想,对於西学的引入与建设多所批判与反思,诗作中的〈机器局〉、〈铁车路〉与古文〈防海论〉、〈论西洋〉等都在在表现其保守的思想。日治时期,由於遭遇异族殖民现代性体验,使得他的批判力道更为激烈,展现另一番存亡危机感的边缘意识。这种反现代性的思维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却巧妙展现了去殖民的效应。
洪弃生透过强悍的遗民论述,於割台20年後写作的〈乙卯重午〉依然为台湾招魂,展现抗拒殖民的道德力量。《寄鹤斋诗话》推祟变风变雅和突显「情」的地位,体现了遗民在历史情境下对儒家诗学的坚守。因此「不欧不亚亦不倭」的否定形象可谓他一生的写照。他藉由质量并重的作品,开创了别具一格的台湾遗民诗学景观,当属台湾汉诗谱系内的扛鼎人物。
中文关键字: 乙未割台 , 殖民遗民 , 汉诗
英文关键字territorial cession of Taiwan in 1895, Colonialism , loyalists , Hong Qisheng , Han poem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