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拓
2011-12-03 09:51:56   来源:   点击:

    小说家。本名王紘久,生於基隆八斗子渔村,世代务渔。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後,任教於花莲中学。後进入政治大学(简称政大)中国文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後,便留在政大担任讲师,并参与政大中文系尉天骢教授主办的杂志《文学季刊》编辑,开始小说创作,同时也在林海音创办的《纯文学》上发表作品。

    童年穷困的深刻体认,造就他前期(1970年代前半)小说多以故乡八斗子渔村为背景,叙说渔民的穷困痛苦、人性的阴暗,但不直接批判或解决,缺乏明确结局,以类似自然主义手法般地将渔民与渔村的困境如实呈现於读者面前。1975年发表〈金水婶〉以後,创作出现2年的空窗期,於1970年代後半期所开展的後期作品有2个明显的变化。其一,小说背景由渔村转移到都市;其二,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上,开始出现明显的现实批判。

    1977年4月,乡土文学论战期间,王拓於《仙人掌》杂志第2期发表〈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自社会经济面切入,去看1970年代涌起的乡土文学风潮,认为当时「乡土文学」一词易引起一些观念上的混淆以及感情上的误解和误导,误以为只是以乡村背景来描写乡村人物的乡村文学,倒不如以「现实主义文学」称之更为适切。在王拓看来,「乡土文学」是根植在台湾现实社会的土地上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生活的和心灵的愿望文学。其文学理论成为19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中乡土派的主将,作品如〈坟地钟声〉也受到质疑与批判。王拓不畏地回文反击,并创作出後期如〈望君早归〉、〈妹妹,你在哪里?〉等社会写实批判小说,理论与创作并行地在1970年代文坛大放光芒。

    王拓的小说创作,自中篇小说〈春牛图〉开始,作品背景由渔村转移到都市,在批判近代劳资关系的畸形发展、失业造成的家庭问题、弥漫各地的拜金主义等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与问题相抗争的正面人物,而这些勇於抗争的人物多半是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但他们的抗争行动往往是死路一条。

    在文学中未能找出一条清朗光明之路的王拓,最终走上与杨青矗相同的政治之路,藉由参与政治以实际改革社会、为人民谋福利,参加《美丽岛》杂志,并於1979年10月创办《春风》杂志。1979年12月,因美丽岛事件而遭牢狱之灾,对儿女的相思之苦,使他於牢中写成儿童故事〈咕咕精与小老头〉、〈小豆子历险记〉、〈英勇小战士〉初稿,并完成长篇小说〈牛肚港的故事〉、〈台北?台北〉初稿。出狱後,更加将心力倾注於政治,创作因而减少,甚而中辍。2008年2月1日出任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第十任主任委员 。

    中文关键字: 乡土作家 , 乡土文学论战 , 金水婶

    英文关键字Regional literature write

    参考资料

    1. *王拓。1977。《街巷鼓声》。「小草丛刊」28。台北:远行。
    2. *王拓。1977。《望君早归》。「远景丛刊」78。台北:远景。
    3. *施淑、高天生主编。2000。《王拓集》。「台湾作家全集?短篇小说卷?战後第三代」2。台北:前卫。
    4. *山田敬三着,涂翠花译。2000。〈作家王拓:当代台湾文学管见〉。收於《王拓集》。施淑、高天生主编。台北:前卫。
    5. *林肇豊。2007。〈王拓的文学与思想研究1970-1988〉。硕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
    6. *石淑燕。2007。〈王拓及其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7. 锺言新。1977。〈访问王拓〉。收於《街巷鼓声》。「小草丛刊」28。王拓着。台北:远行。
    8. 蒋勳。1977。〈台湾写实文学中新起的道德力量:序王拓「望君早归」〉。收於《望君早归》。「远景丛刊」78。台北:远景。
    9. 彭瑞金。1997。《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文学台湾丛刊」8。高雄:春晖。
    10. 叶石涛。1987。《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
    11. 〈王拓〉。维基百科。2008年2月28日读取。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6%8B%93。
    12. 〈首长简介〉。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网站。2008年2月4日读取。http://www.cca.gov.tw/leader/leader.htm。

    延伸阅读

    1. *山田敬三着,涂翠花译。2000。〈作家王拓:当代台湾文学管见〉。收於《王拓集》。施淑、高天生主编。台北:前卫。
    2. *林肇豊。2007。〈王拓的文学与思想研究1970-1988〉。硕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
    3. *石淑燕。2007。〈王拓及其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4. *锺言新。1977。〈访问王拓〉。收於《街巷鼓声》。「小草丛刊」28。王拓。台北:远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灾变神话
下一篇:洪水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