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眷村文学

眷村文学
2011-12-03 09:55:32   来源:   点击:

    以眷村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类。小说类的多层次表述与思辨特质,咸认成就最高也最引人瞩目。

    在台湾,许多公教机关都有眷属宿舍,这里的「眷村」,指的是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当时约60万军队及其眷属辞乡随行,眷属依军种、兵种、阶级被安置在日治时期营房、校舍、仓库及因陋就简赶工搭盖的鱼鳞瓦屋,「眷村」原型浮现。即使来自大江南北背景不同,一律统称「外省人」,他们在台湾、澎湖岛上落脚生根保国续命,但受制语言、环境、习惯、家国理念等因素,眷村族群逐渐发展出一种既封闭又自我完整的生活模式,朱天心即在〈想我眷村的兄弟们〉说道:「很多眷村小孩,在他们20岁外出读大学或当兵之前,是没有『台湾人』经验的」;孙玮芒亦在〈回首故园──眷村生活素描〉里陈述:「那时的清明节,村人大都无坟可上」之景况,文学的故乡於焉在生命落实,概乎「既曾发生的,就必定存在」(苦苓语),王德威〈以爱慾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於度外〉论文中便肯定「眷村生活是四九年後台湾文化中极重要的现象之一」,廖咸浩进一步强调:「眷村文化并不是大陆文化的『子文化』,而是台湾文化的『母文化』之一。」

    相较眷村第一代军人父亲辈所经营「反共文学」主题,眷村文学基本上是第二代军眷子弟的创作。梅家玲〈八、九○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定位眷村文学为「反共文学」及1987年台湾与中国两岸开放探亲後的「探亲文学」一脉嫡裔。

    书写眷村主题最早广为人知的短篇小说有朱天心〈长干行〉(1975)、孙玮芒〈斫〉(1975)。至於知名的眷村作家作品,长篇创作部分有萧飒《如梦令》(1981)、朱天心《未了》(1982)、苏伟贞《有缘千里》(1984)及《离开同方》(1990)、爱亚《曾经》(1985)、袁琼琼《今生缘》(1988),短篇代表作有朱天文〈伊甸不再〉(1982)、张大春〈四喜忧国〉(1988)等,短篇小说专着有张启疆《消失的囗囗》(1997)。选集部分有青夷主编散文集《我从眷村来》(1986)及苏伟贞主编小说集《台湾眷村小说选》(2004)。

    眷村基地创兴与淍敝,早有「眷村子弟江湖老」或曰「眷村子弟眷村老」喟叹以为见证,但积极看待此一书写反照处,眷村生活就不仅只是一族群过客的现象显微,诚如梅家玲所言:「对外界与自我产生更深刻的观照反思,见证多面向的时代变迁与家国沧桑。」眷村文学的积极意义,或在於此。

    中文关键字: 眷村 , 外省人 , 离散 , 第二代 , 怀旧

    英文关键字the Compound of Military Families , Mainlander , diaspora , the second generation , nostalgia

    参考资料

    1. *青夷选编。1986。《我从眷村来》。「希代文丛」10。台北:希代。
    2. *齐邦媛。1991。〈眷村文学:乡愁的继承与舍弃〉。《联合报》,联合副刊,10月25-27日。
    3. *王德威。1996。〈以爱慾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於度外〉。收於《封闭的岛屿》。苏伟贞着。台北:麦田。
    4. *苏伟贞主编。2004。《台湾眷村小说选》。台北:二鱼文化。
    5. *梅家玲。2004。〈八、九○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收於《性别,还是家国》。台北:麦田。
    6. 孙玮芒。1977。《龙门之前》。「现代小说丛刊」。台北:联经。
    7. 朱天心。1982。《未了》。台北:联经。
    8. 朱天文。1983。《小毕的故事》。「三三尔雅集」7。台北:三三。
    9. 苏伟贞。1984。《有缘千里》。「洪范文学丛书」119。台北:洪范书店。
    10. 爱亚。1985。《曾经》。「尔雅丛书」171。台北:尔雅。
    11. 苦苓。1985。〈想我眷村的弟兄们〉。《联合报》,联合副刊,4月7-8日。
    12. 苦苓。1986。〈水井、围墙与黑房〉。收於《我从眷村来》。青夷选编。台北:希代。
    13. 袁琼琼。1988。《今生缘》。「联合文丛」24。台北:联合文学。
    14. 张大春。1988。《四喜忧国》。「小说馆」1。台北:远流。
    15. 张大春。1990。〈眷村子弟江湖老〉。《中时晚报?时代副刊》,12月29日。
    16. 苏伟贞。1990。《离开同方》。「联经文学」96。台北:联经。
    17. 廖咸浩。1993。〈回应邱贵芬「想我(自我)放遂的(兄弟)姊妹们:阅读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学》,22(3):111-115。
    18. 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们》。「麦田文学」1。台北:麦田。
    19. 张启疆。1997。《消失的口口:张启疆的眷村小说》。「九歌文库」454。台北:九歌。
    20. 张茂桂。1996。〈眷村子弟眷村老〉。《聯合报》,42版,8月5日。
    21. 王德威。1998。〈一种逝去的文学?:反共小说新论〉。收於《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台北:麦田。
    22. 蔡振念。2003。〈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眷村小说离散主题〉收於「文化大学主办两岸五十年文学学术研讨会」。
    23. 齐邦媛。2004。〈「老竽仔,我为你写下」〉。收於《最後的黄埔》。齐邦媛、王德威主编。台北:麦田。
    24. 王德威。2004。〈老去空余渡海心〉。收於《最後的黄埔》。齐邦媛、王德威主编。台北:麦田。
    25. 卫宇航。〈台湾眷村中人际关系的冲突与融合:以台南地区的眷村为研究中心〉。硕士论文,德国科隆大学汉学系。
    26. *行政院退辅会荣民文化网。http://lov.vac.gov.tw。
    27. *外省台湾人协会网。http://www.amt.org.tw。
    28. 蔡振念。〈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眷村小说离散主题〉。蔡振年教授教学部落格,「老师论文」。2008年1月20日读取。http://blog.sina.com.tw/mysterysoul/article.php?pbgid=15458&entryid=3035。

    延伸阅读

    1. *苦苓。1988。《外省故乡》。「希代文丛」95。台北:希代。
    2. *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们》。「麦田文学」1。台北:麦田。
    3. *张启疆。1997。《消失的口口:张启疆的眷村小说》。「九歌文库」454。台北:九歌。
    4. *吴忻怡。1996。〈「多重现实」的建构:眷村、眷村人与眷村文学〉。硕士论文,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理论社会学组。
    5. *蔡淑华。1998。〈眷村小说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为对象〉。硕士论文,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6. 张大春。1991。〈辽宁街116巷〉。《中国时报》,「人间副刊」。9月13日。
    7. 罗於陵。1991。〈眷村:空间意义的赋予与再界定〉。硕士论文,台湾大学乡城研究所。
    8. 邱贵芬。1993〈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姐妹们:阅读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学》,22(3):94-110。
    9. 尚道明。1995。〈眷村居民的生命历程和国家认同〉。硕士论文,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10. 张国立。1996。《小五的时代》。「联合文丛」102。台北:联合文学。
    11. 张茂桂。1996。〈回到从前的欢娱:「小五的时代」〉。《联合报》,「读书人周报」,第42版,8月5日。
    12. 杨放整理采访。1996。《落地生根:眷村人物与经验》。「生活美学系列」31。台北:允晨。
    13. 潘国正编。1997。《竹篱笆的长影:眷村爸爸妈妈口述历史》。「竹堑文化资产丛书」109。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4. 齐邦媛。1998。《雾渐渐散的时候》。「九歌文库」507。台北:九歌。
    15. 周淑嫔。2000。〈苏伟贞小说研究:以女性关照与眷村题材为主〉。硕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
    16. 风信子。2000。《眷村物语》。「生命真章系列」2。台北:百巨文化。
    17. 梅家玲。2002。《两岸关系中的文学想像:从反共小说到眷村小说》。台北:两岸论坛研讨会。
    18. 齐邦媛、王德威主编。2004。《最後的黄埔》。「麦田小说」53。台北:麦田。
    19. 台湾国际角川编辑部。2005。《再见!忠贞二村》。台北:台湾国际角川书店。
    20. 张错。2006。〈凡人的异离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中国比较文学》,65:49-62。
    21. 外省台湾人协会策画。2006。《人生,从那岸到这岸:外省妈妈书写志》。「印刻文学」129。台北:印刻。
    22. 于桂芳。2007。〈台湾眷村小说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为例〉。硕士论文,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纪念鲁迅
下一篇:美丽的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