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培雅。2006。〈近四十年来台湾民间文学的调查、研究状况〉。《台湾文学研究学报》,3:33-52。
- 林培雅。2007。〈台湾民间文学积极传承人调查研究〉。博士论文,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胡万川。2004。《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际》。「人文丛书」。新竹:清华大学。
解严前民间文学工作一直停留在改编、改写阶段,工作者以民俗学家、文献委员为主,民俗学家从历史文献中或到各地去采集资料,加以整理再重新编写,然而在记录时往往不注明出处,且撰写时自由发挥,有个人风格在其中,离民间文学原始口传面貌甚远,采集者将焦点放在文本(text),没有注意到讲述情境(context),以及讲唱者(performer)的特色。重要的工作者有娄子匡、江肖梅、周青桦、施翠峰、吴瀛涛等;文献委员从历史角度去看待民间文学,冀望以民间文学为材料重塑历史面貌,将文献中记录的民间文学求证於地方耆老,或是直接访谈,挖掘出第一手资料。然而在记录时,不是忠实客观的记录整理,但会注明访谈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能初步显现出民间文学流传的轨迹,及讲唱者所传承的民间文学文类。他们关注的大多只是文本,不过已能初步注意到相关情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林衡道。此阶段的民间文学工作重点尚未建立调查、研究的科学规范,民间文学仍附属於民俗、传统文学,并未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
解严後民间文学工作在学者胡万川的推动之下有了新的发展,他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方式,并引进西方民间文学界的观念,将工作焦点从文本扩大到讲述背景与讲唱者,使民间文学纳入学术范畴,让台湾学术界认识到这一门学科的存在,并让民间文学教学变成一种风气。所谓科学规范是指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蒐集第一手资料,再用原音原语记录资料,且应当尽量能保存包含:(一)讲述的语言内涵(texture),(二)内容文本,(三)讲述情境及相关背景,如此一来才能有效保存民间文学口传的原始面貌。1992年开始,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举办4研习营,推广科学规范的观念,普遍受到认同,被学者及地方文史工作者学习采用,成为解严以後调查、整理民间文学的主要方式。这种工作理念,後来落实到学者与县市文化中心(文化局)实际采集、整理的合作,透过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支持,结合既有的文化资源,唤起当地人士抢救民间文学的自觉,加入采集工作行列。这种田野调查方式与人类学学者采用的方法不同,人类学者是率领一批团队深入部落调查,而民间文学的工作方法是先训练当地人士使其具备采录的技巧与观念之後,再进行田野调查,使其懂得珍惜祖先的传统,进而整理、保存这些传统。这种工作模式使得各县市出版的民间文学集在20年间已经超过百册。
2002年胡万川开始以表演者为对象,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下进行3年的「台湾地区民间文学积极传承人调查研究计划」,到台湾各地进行田野调查,全面寻找积极传承人进行访谈,建立33人的资料库,从中找出台湾民间文学积极传承人的个别与共同特色,及其传承方式的特徵,还有历史、社会、文化等环境对其传承的影响,以建立传承人的背景资料,并据此指导学生写出博士论文,初步建立台湾民间文学传承人的理论。
中文关键字: 民间文学工作 , 文本 , 讲述情境 , 表演者 , 科学规范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