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与台湾话文论争
2011-12-03 14:20:40 来源: 点击:
乡土文学与台湾话文论争 又称乡土文学论战、台湾话文论战、乡土话文论战等。1930年8月黄石辉於《伍人报》上发表〈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一文,主张「乡土文学」的内涵必须在内容上书写台湾,形式上则使用台湾话文以达成言文一致,以後近四年的时间中,引发各方讨论,可说是日治时期持续最久、讨论最密集的文学论争之一。该论争可分为两次,一是黄石辉发起的1930年8月至1932年止;第二次是1933年8月至1934年4月,由貂山子(何春喜)〈对建设台湾乡土文学的形式的刍议〉一文引爆,至赖明弘发表〈绝对反对建设台湾话文摧翻一切邪说〉而告中断。论争虽然以「乡土文学」为名,不过实际的讨论内容多集中在究竟要用中国白话文或台湾话文来表现台湾文学,以及台湾话文支持者内部的实践问题。可视为对1920年代中叶以後盛行於台湾文坛的(中国)白话文运动之反思,以及30年代前後社会主义思想盛行下,对文艺大众化诠释的分歧。值得注意的是,论争场域遍及当时重要刊物,第一次集中在《台湾新闻》、《昭和新报》、《台湾新民报》、《新高新报》以及杂志《伍人报》、《语苑》、《南音》、《台湾文学》等刊物;第二次则以《台湾新民报》、《新高新报》为主,论争中可看到赞成反对台湾话文双方各拥媒体进行激烈的论辩。其中,台湾话文支持者为黄石辉、郭秋生、赖和、庄垂胜、郑坤五、周定山、黄纯青、何春喜、李献璋等。中国白话文支持者则有廖毓文、林克夫、朱点人、赖明弘、林越峰、赵枥马、邱春荣、陈卧薪、吴逸生等。另外也有态度中立的张深切和主张用日语建设台湾文学的吴坤煌、刘捷、日人小野西洲等人加入战局。论争进行的1930至1934年间,因双方的认知无法交集而使得讨论不能深入,加上台湾话文支持者未足以提出代表性的作品而使得论争不了了之。但综观持续四年的乡土文学与台湾话文论争,我们可将之视为日本统治下,关於台湾人、台湾语之课题首度被认真而严肃思考的一场重要争辩。参考资料:陈淑容,《一九三○年代乡土文学/台湾话文论争及其余波》,台南:台南市立图书馆,2004年12月。(陈淑容撰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里程碑
下一篇:邹族神播种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