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的意思◥
结合同党,攻击异己。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语出《後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序》。後用「党同伐异」泛指一切团体之间的斗争。△「结党营私」
◣党同伐异的典故来源◥
《後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序》及汉祖杖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简阔,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怨惠必雠,令行私庭,权移匹庶,任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1>以後,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2>,至有石渠3>分争4>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於时矣。至王莽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绋,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虽中兴在运,汉德重开,而保身怀方,弥相慕袭,去就之节,重於时矣。逮桓灵之闲,主荒政缪,国命委於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於斯行矣。
〔注解〕(1)武帝:汉武帝刘彻(西元前156~前87),在位时文治武功鼎盛。改变汉初以来沿用的黄老治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雾会:喻众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3)石渠:西汉皇帝用来藏书的阁名。为萧何所造,位於长安未央宫殿北。(4)分争:分异争夺。
◣党同伐异是谁的典故 党同伐异典故解析◥
「党同伐异」意思是结合同党,攻击异己,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汉初采黄老治术,主张无为和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但自汉武帝刘彻执政後,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时间儒学兴盛起来,学者经常聚集讨论,以致宣帝时召集诸儒在石渠阁讲论六艺。在评议《公羊》、《谷梁》时产生分歧,引发争论,以致有「党同伐异之说」。也就是观点相同的人结为同党,攻击观点和自己不同的。後来「党同伐异」演变为成语,用来泛指一切团体之间的斗争。
Dang Tong Fa Yi